以無明薰染之心見山是山是第一階段第二層面。其次,在第二階段中,惟信的本意是指參禪者否定了第一階段的主客二元對立,進入禪悟初階,我空法亦空,一切皆空,並非“移入概念世界,去尋求意義和聯絡”。在此階段的官能體驗,正如南懷瑾先生所言:“第二階段所說的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那倒是百分之百,的的確確是真實用過禪定工夫的境界。如果是一個真正用過禪宗工夫,……目前親眼所看到山河大地等等的物質世界,自然而然地都像在開眼作白日夢一樣,猶一片浮光掠影,覺得這個物理世界的一切,都是夢幻般存在,並不真實,看人也好像是一個機械的作用一樣。……這是因為身心在靜定的工夫中久了,心力與生理的本能,消耗減少了,精力充沛了,致使頭腦神經系統起了類似充電的變化,於是看去面前的萬物景象,猶如恍恍惚惚,並無實質的感覺。”南懷瑾《禪宗與道家》第74頁,復旦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複次,在第三階段中,觀照主體也並非簡單地對山水自然自主的原始存在作無條件的認可,因為這種觀點在肯定山水自然自主的原始存在的同時,預設了山水與我相分立的二元對待立場,而正是此種立場的設立,使得“無條件的認可”成為不可能。
談禪論藝者對站在純粹禪悟意義上的阿部的體證,注意得較少;對《演變》立足於道家語言觀背景所作的闡釋,則附和殊多,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是有些論者在相關著作中援引《演變》觀點並攙入己見,以致於形成不少新的誤解。首先,論者指出,在第一階段,當我們見過山水以後,那山水的形相便真實地映在我們的腦海裡,山則青黛,有高有低;水則湛藍,有清有濁,人們正是根據這種認識,生活在一個充滿二元相對的現象世界之中。……人一生下來就被拋進這個層次,其智慧遠處於比較封閉的原生狀態。這種說法的不妥是,“人一生下來就被拋進這個層次”,“生活在充滿二元相對的現象世界之中”的“原生狀態”,不但與禪宗所說的“混沌未分”的涵義相反,也與葉氏“稚心、樸素之心”之說相徑庭。
其次,論者指出,在第二階段,人們透過自己的好奇與探究,並接受一定的教育,智慧從靜中起動,多方攝納有關知識,融匯到自己的思維之中。此時,人們發現山不過是地平線上突出的土堆崗丘的名字而已,而且這些土堆崗丘,亦隨時可因地殼運動而改變其形貌。如此論析“見山不是山”,是邏輯推理,而非禪的體證。正如有的論者所指出,“在自然科學還未真正成為科學的一千多年以前的唐代,惟信決不會從地殼運動去推證山水的成因和它們的變化,決不會認為地殼隆起使水變成山而說山不是山,也決不會認為地殼下陷使山變成水而說水不是水。惟信是用山水譬喻:對客觀世界必須徹底否定,突出心識的地位和作用,一切物質現象都是心識的變化顯現,自心、自性才是宇宙的實體,萬有的本源,也是眾生成佛的根據。山、水、我都是‘無’,都是‘空’”。演仁《佛眼看人》第162~163頁,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惟信所說的“有個入處”,本意是指參禪有個悟入之處。按“入處”,禪宗指參禪悟道有所領悟。《五燈》卷2《道明》:“某甲……實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授入處,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同上卷17《四祖演》:“古聖到這裡,垂一言半句,要你諸人有個入處。”入,指悟入、證入、契入。參《古尊宿》卷29《清遠》、卷32《清遠》、卷33《清遠》。青原惟信在這裡借指初悟。 禪的“入處”,不是推理、認知式的“加法”,而是“減法”,它要將全部“有關知識”、“教育” 剔除出去。因此以上所舉的論述,與惟信本意不相符合。
其三,論者指出,在第三階段,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質物件化”的統一,即實現屬人的自然或藝術理論所說的“第二自然”。按照這種觀點,在第三階段僅僅是回到了“自然的人化”。“自然的人化”、“人的本質力量物件化” 的說法都突出了主觀的“人”,這種情境中的山水仍然是作為主體的“我”所感覺到的物體,與山水以其本然呈現似不可同日而語。
除了這種誤解之外,近年繼續援引《演變》之說而滋生誤解者尚大有其人。之所以產生這樣多的誤解,主要是由於對見山三階段的禪本義缺乏體證。因此,對見山三階段作禪本義的追尋,就顯得尤為必要。
二、對見山三階段禪本義之追尋
惟信禪語象徵著禪宗審美感悟三階段,其中第一階段包含“原悟”混沌未分的準開悟狀態和“執迷”二元意識生起所產生的迷執兩個層面,第二階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