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菜具有鮮香甜美、脆嫩滑潤的特色,歷來受到人們的喜愛和讚美。明代就曾將其列為貢品,如唐代楊貴妃嗜愛的荔枝一樣飛騎傳送。有趣的是喜食雞的明熹宗,吃的時候竟不捨得讓皇后嘗一口,可見其是何等美味了。楊慎在詩文中將其喻為瓊英、玉之;清人趙翼《路南食雞》則讚道:“鮮于錦雉膏,腴於錦雀腹。”

雞美味何處而來,恐怕還得從它與白蟻的共生關係探尋根源。據說有白蟻窩的地方就有雞生長,在雲南的山坡林地,很容易發現白蟻的巢穴。這種白蟻就是那種可以造成禍患,瞬間將一座木屋蛀蝕一空的族類。其窩高於地面一尺左右,通常幾個坑連在一起,有臉盆一般大小,雞的菌圃就生長在裡面。而菌圃乃是由工蟻的消化和半消化的殘餘物與雞菌絲及其他成分共同建造的,是雞不可或缺的培養基地。那麼營建菌圃對白蟻有什麼好處呢?原來菌圃對蟻巢起著保溫作用,有利於蟻卵孵化,同時還可以作為蟻群儲存糧食的基地。在糧食匱乏的冬季,白蟻還可以雞菌絲為食物;等春天來了,白蟻則把消化物重新提供給菌圃,雞菌絲便很快茂盛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