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部分

毛澤東在重慶曾幾度聚會,前後經過長達四十三天談判,終於達成所謂「雙十協議」,其實無具體可行的內容。值得注意的是:「一、雙方同意和平建國;二、各黨派的地位平等;三、召開政治協商會議;四、*承認蔣的領導。」但是,翌日,毛澤東即飛返延安。國共雙方依據時局發展,隨把焦點放到如何爭奪東北。

10月13日,重慶政府與蘇聯接觸及談判有關下一步從蘇聯紅軍手中接管東北問題。因為一時難有結果。於是美國再伸援手,除了空軍,另派海艦,助蔣介石輸送軍隊。從10月中旬起,國民黨轄下至少有九支軍被空載或海運到華北、華中、東北各主要大城市進行接收防守任務。

至10月底,國共雙方,在晉察冀豫區再度交鋒。因為國軍企圖沿平漢鐵路向北上;而又紅軍早有命令力保江北地盤。此役國民黨軍失利。11月,蔣介石在重慶召開軍事會議,計劃六個月內可瓦解八路軍主力,之後再採分割槽圍剿直至全殲。這無疑也就是發動內戰前奏。但於此時,*中央東北局已經以*為總司令組成東北*聯軍,除原有八路軍及新四軍之外,尚吸收了東北抗日聯軍及東北自衛軍等游擊隊,把總部設佳木斯,初建時號稱10萬,繼而迅速擴大,幾個月增至50萬。另外,蘇軍遍佈東北。

就在12月中旬,美國改變初衷。據稱因不願涉入中國的內戰,突派遣總統特使馬歇爾來華,聲言「調處」國共內爭。在隨後八個月,國共還有一番談談打打過渡。

第4章,第6節:美國調停,來龍去脈

陳天璇《中國歷史何其易下編》現代史

第4章,第6節:美國調停,來龍去脈

第4章,第6節:

美國調停,來龍去脈

在日本投降後那三個月,國共其實已經幾次開火,即使蔣介石與毛澤東在重慶聚會談判期間也仍發生,雙十協議釋出後曾稍停,然而不久之後又再繼續。年底美國叫雙方停,並帕特使來華居中調處。國共內戰因而壓後。

事情應是這樣開始:因1945年12月15日美國總統杜魯門發表其對華政策,表示不願涉入中國內戰,但又希望國共暫時停戰,並提出派遣總統特使馬歇爾到中國協助調處雙方糾紛。翌日,美、英、蘇三國外長在莫斯科亦發表不干涉中國內政的公報,並且同意美、蘇兩國在華軍隊儘速撤離。之後不久,因國共無異議,馬歇爾遂抵華。而且針對當時國共間的迫切問題,隨即推動兩項議案:一、務要國共儘快停止戰鬥;二、敦促召開政治協商會議。其實這依然是蔣毛「雙十協議」的主要內容與問題瘀結。因為國共之爭,緣於誰當領導,以及中國今後走什麼路。那時兩方兩黨各有各的政綱,所代表的利益明顯不同。例如,蔣欲富者續富;毛要窮人翻身。這走向根本上對立。

但若能雙方協議停戰,至少能使內爭暫時不再惡化;又召開政治協商會議,就是打消一黨獨尊的第一步。

至少,先別打,大家談。看看可以怎辦?其實,美國也並沒有提出任何明確綱領。國共雙方所以姑且同意,皆因彼此需要時間部署。因此,在隨後的八個月內,都在爭分奪秒準備,務要為下一場的生死決戰創造好條件。

據稱,國共的軍隊人數差距在當時大致是三與一;並說,國軍有接近四百萬士兵,紅軍約逾一百三十萬。除此之外,前者配備現代武器,後者是「小米加步槍」。所以以往大多史家認為,美國調處內爭應屬出於好意;甚至還有一些史家相信,這對*發展東北,間接有利。然而也有部份史家剖析,事情的背後是,美國別具私心。主要因中美在磋商貿易條約,欲從中暗幫蔣介石穩操勝卷。

無論如何,調停期間,由於真正召開政治協商會議,曾使部份*人士寄望:「避免內戰,和平建國。」

美國總統特使馬歇爾是於12月20日抵中國。自言居中調停,如賽場上充當球證,不偏不袒,凡事執中。

又*派出代表團亦抵重慶,本來是繼續商談「雙十協議」的議程如何展開。由於馬歇爾的建議,國共曾經先就停戰問題成立一個三人委會,由張群(國民黨)、周恩來(共產黨)、馬歇爾(美國特使)分別代表國、共、美三方共同商討處理國共停戰協議及接收日軍投降等事宜,並且於1946年1月10日國共簽訂及發表「停戰協議」。同日各黨派及代表參加重慶「政治協商會議」開幕。又於1月13日國共為執行停戰協議,三方同意在北平設立「軍事調處執行部」,亦由國、共、美三方派代表組成。他們是鄭介民(國方)、葉劍英(共方)、羅伯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