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2部分

是,只要是烏桓人在這條線路上安排重兵阻擊,曹軍就只能停下前進的步伐。

那就退回去唄,省得被人家打回去丟人。曹操下令部隊撤回無終,並派人在路旁立下木牌,上面寫著:“方今暑夏,道路不通,且待秋冬,再行進軍。”

撤兵進兵本是極其機密的事情,曹操卻為何在路邊公開寫小廣告?也許是曹操頭風復發,回去避暑了吧,蹋頓這麼想。曹操回去了,蹋頓就放心地與袁尚、袁熙喝酒了。蹋頓有理由放心,因為從無終到柳城,只有曹操寫小廣告的這條路可以走——除非曹操生出翅膀,飛過徐無山。

蹋頓想不到,曹操組織了一支輕騎部隊,扔掉輜重,真的上了徐無山。徐無山本來是大軍無法透過的,因為灤河穿山而出,形成天然河谷,只有鳥兒能夠飛過去。曹操不會生出翅膀來,但是他讓士兵逢山開路,艱難前行,終於越過了平岡、白檀,登上了距離柳城只有二百多里的白狼山。白狼山在春秋時叫首陽山,因為伯夷和叔齊不食周粟隱居在此餓死而出名。

這時,烏桓人才發現曹軍主力“飛”到了眼前。蹋頓扔掉酒杯,倉促迎敵。這時,烏桓有數萬騎兵,數倍於曹軍,而曹軍急行軍沒有帶多少水和糧食,很難堅持幾天。曹軍要是不能速戰速決,即使不是死在烏桓騎兵的馬刀下,也會像伯夷叔齊一樣餓死。

可是,精通孫子兵法的曹操,趁敵人立足未穩,發起猛攻,曹軍上下都知道絕無退路,置之死地而後生,打起仗來都以一當十。旋風般的虎豹騎再次出擊,斬殺蹋頓,烏桓人群龍無首,潰敗。戰後統計,曹軍斬殺蹋頓以及有名號的烏桓各王以下,投降的胡人、漢人共計二十多萬人。

這次賭博式的勝利來之不易。戰場上,有人騎在馬上扭動著身子舞起來,拍著手,唱著歌,打著呼哨。領舞的人是曹操,他的馬鞍上掛著蹋頓的首級。

可是,袁尚、袁熙兄弟卻向東南方逃去,投奔了遼東太守公孫康。曹軍諸將氣勢如虹,踴躍請戰,要求乘勝直追,將公孫康與袁氏兄弟解決了,省得以後還得再跑一趟。公孫康雖然只是一個郡太守,但是卻控制了遼東,成了一個土皇帝。

“班師回冀州!”曹操下令。大家不願意了,當初都不願意來,曹操非來不可,現在來了,大家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曹操卻要退回去了。曹操要大家安靜,說:“我想要讓公孫康把袁尚、袁熙的頭砍了送來,就不用勞駕大家了!”曹操認為公孫康對袁氏父子向來畏懼且忌憚,如果追之過急,他就會與袁氏兄弟聯合反抗,如果緩一些,他們就會自相殘殺。

任何成功的計謀首先是對人心的精準判斷。公孫康自保至上,不會為袁氏兄弟得罪曹操,而袁氏兄弟也因為曹操的不再追擊,暫時安全了,就會想找機會殺了公孫康。最後的結果是公孫康得地主之利,在宴會上綁了袁氏兄弟,然後把他們扔到院子裡的地上。

正是深秋,遼東地區早已經天寒地凍。袁尚凍得受不住了,要求拿張席子鋪在地上好受一些。袁熙對弟弟說:“腦袋馬上就要被送到萬里之外了,還要席子有什麼用!”公孫康砍下他們的頭顱,派人追上曹操,呈了上去。

曾經不可一世的袁氏集團至此灰飛煙滅。其實,袁氏集團不是被曹操摧垮的,而是他們自毀長城。

勝利了,曹操卻高興不起來。曹操走南路返回,向西南方向行進。天又寒又旱,二百里之內找不到水源,軍糧也成了問題,曹操只好下令殺馬,飲馬血,吃馬肉,前後一共殺了幾千匹戰馬。立下殊功的虎豹騎在部隊裡再也沒了驕傲感,因為他們都成了步兵。馬血才有幾口啊,曹操命人鑿井取水,挖了三十多丈,才挖出來幾滴水。更讓曹操揪心的是,他最倚重的謀士郭嘉病倒了,連馬都不能騎,只能躺在車上,曹操一路上不停地詢問他的病情。

歸途的艱難並沒有擋住曹操的詩人情懷,他東臨碣石,留下了字字珠璣的千古名篇《步出夏門行》五首。碣石山在今河北昌黎北十五公里,為觀海勝地,秦始皇、漢武帝都曾經登臨碣石觀海,並刻石記功。曹操登上碣石山的時候,正是十月深秋,金風瑟瑟,洪波澎湃,秦皇漢武的光輝激勵著他,詩情充沛在天地間。其中《觀滄海》篇寫道;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聳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面朝大海,曹操不再是叱吒疆場的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