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松陽的情況。”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我國就提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事關民族的興旺和國家的未來。”潘寶山道,“當然最直接的,教育事業事關人民的福祉,涉及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絕對來不得半點馬虎。”
“是的潘書記,為百姓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機會,解決好百姓極為關注的‘上學難、上好學’問題,應該是社會的職責所在。”曾光輝道,“但現實情況卻讓人很無奈。”
“嗯,教育上的事情我知道的不多,都是從彙報材料上了解點情況而已,作為市委書記,這是不對的。”潘寶山,“曾總編,你儘管說,談談對我市教育事業方面的看法吧。”
“潘書記,我沒別的意思,只是因為老百姓對教育工作的意見很大,如果不抓一抓,會引起民怨和民憤。”曾光輝忙道,“那我就以一名普通的學生家長,談點自己的體會。”
“嗯,隨便怎麼講,知無不言。”
“好的潘書記。”曾光輝點著頭道,“我的孩子現在上初二,經常跟我說要參加班級老師背地裡辦的週末家教班,我說用不著,只要上課認真聽講,回家仔細溫習、預習,也就可以了,餘點時間可以稍微玩一玩,放鬆放鬆,沒必要把自己弄得那麼緊張。可孩子跟我說班級做家教的老師很壞,有些明明需要在課堂上講的知識點,他們不講了,全都留在家教時講。”
“哦。”潘寶山眉頭一皺,“也就是說,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