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周恩來神情嚴肅,聚精會神地聽著,思考著。他看毛澤東一隻手舉著馬燈很累,又搭上了一隻手。毛澤東繼續指著地圖上四面圍攻過來的敵人,講道:“我們周圍的敵人一共有一百個團,而且相當密集。如果打鼓新場不能很快解決戰鬥,敵人就會從四面圍上來。這樣,我們很可能脫身不得,那就晚了。”
他說過,又分別指了指四周的敵人。在打鼓新場的北面不遠,有黔軍的一個旅;西北魯班場一帶有周渾元的三個師;西南的黔西、大方、畢節有滇軍孫渡的六個旅另兩個團;周渾元和孫渡正好形成對紅軍的南北夾擊;再加上吳奇偉的兩個師,已從東面進到了刀把水;川軍郭勳祺部已經進佔了遵義;以上都距打鼓新場不遠。至於敘永、古藺、桐梓等地還駐有川軍主力,也都會要圍攻上來,使紅軍陷於難以擺脫的重圍之中。
毛澤東有一條長處,就是他善於說服人,善於做說服工作。他有時也急躁,也會大發雷霆,但他有意說服你時,卻溫文爾雅,不慌不忙,那口湖南話說得鏗鏘有致。遵義會議的成功當然是由於客觀條件的成熟,眾多同志的努力,而毛澤東的善於做說服工作,不能不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因素。今天,為了避免可能出現的危險,他就又來做說服工作了。他把事實和道理說得那麼透徹,這裡面就包含著動人的力量。
馬燈被放回到桌案上。毛澤東把道理講完,就坐下來靜靜地抽菸。周恩來在燈光下皺著兩道濃眉,捻著他的美髯,在認真地思考著。周恩來也有一條明顯的長處,他善於汲取人們意見中的合理成分,從不固執己見。他從毛澤東的意見中發現,儘管大家都擁有同樣的客觀材料,而毛澤東卻有更多辯證的思維。他不是隻孤立地觀察一個條件,而是把這個條件同其它條件聯絡了起來;他又不是靜止地看一個部分,而是從變化中看它的結局。這樣他就能透過表面現象更深刻地掌握事物發展。
“好,我看這意見很好。天一亮,我就找大家重議一次。”他望著毛澤東點了點頭。“最近,因為打了勝仗,大家的信心是強多了,可是頭腦也有點熱了。人們的思想總是這樣,一時偏到這邊,一時又容易偏到那邊,看來不是那麼好掌握呀!”
說過,他的臉色顯得非常明朗,柔和,輕輕地笑起來。
毛澤東見周恩來接受了他的意見,心裡一塊石頭落下地了。他的聲音有些深沉:“恩來,這個棋不好下呀!現在,周圍敵人是幾十萬,我們的戰鬥部隊不過兩三萬人。只要一步棋走錯,就不堪設想!”
說過,毛澤東站起來去取他的馬燈,周恩來見他要走,攔住說:“我這裡還有點熱茶,你喝一杯吧!”
“不喝了,”毛澤東笑著說,“你要是有酒,我倒要喝一杯!”
周恩來說著,從大壺裡倒了一杯濃茶遞過來,笑著說:“寒夜客來茶當酒嘛!”
毛澤東雙手接過,邊喝邊讚美道:“好,很好,我就是不愛那個牛奶、咖啡。”
周恩來把警衛員小興國叫起來,送毛澤東回去。他望著毛澤東略略駝背的身影,站了許久。毛澤東的深夜來訪,使一場可能出現的挫折和損失避免了,這使他感到慶幸。
天一亮,周恩來就召開了一個會議,將毛澤東的意見再次作了說明。會議意料之外的順利,大家經過認真考慮,最後同意不打打鼓新場,另覓新的戰機。
周恩來來到毛澤東住的一座農舍裡,把討論的結果告訴了他。毛澤東甚為高興,隨後說:“恩來,還有一個問題,我也想同你商量一下。作戰不同於討論其它問題,每次開會一、二十個人,一討論就是半天,有些事還往往決定不了。這樣下去,對作戰是很不利的。你以為如何?”
周恩來立刻接上說:“我有同感。這樣下去恐怕不行。”
“你看,是不是成立一個軍事領導小組,對政治局負責。但也不能象過去博古同志那樣自行其是,弄得政治局什麼都不知道。”
“好,這個問題我先同洛甫商量一下,然後在會上討論解決。”
不久,在一次中央政治局的會議上,經過正式討論,決定成立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三人組成軍事領導小組。①
①據新發現材料,三人團成立在二渡烏江之前。
散會以後,周恩來同毛澤東一起,走在一條曲曲彎彎的田間小道上。周恩來的神色十分愉快地說:“這就好了,今後會要打更多的勝仗了!”
周恩來的喜悅是真誠的。他確實認為,毛澤東的軍事思想是很傑出的。博古過去說,毛澤東只懂得孫子兵法,這不公平,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