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訊息。”崔清鬆了口氣,看到庫房裡那麼多嫁妝,她的心情總算沒有之前那麼緊張,俗話說,世界上沒有用錢解決不了的問題,如果有,那就是錢不夠多。儘管這話放在唐朝不太合時宜,但手中有錢,心裡不慌啊。
是日,大吉,適合搬家,林媽媽早從嫁妝裡取出要用的被褥、簾帳、器物、擺設先行裝飾好新房子,僕婢們抬著箱子,一趟一趟地往返著新舊院子,來一箱,清點一箱,只用了一日,便妥妥地搬到了新院子裡。
“這就是我們要住的院子?”崔清好奇地打量種在門口一邊角落的槐樹,和樹下的藤椅,槐樹葉子落在青石板上,踩一腳就滲出青色的汁來,另一邊擺著個古樸棕黑的大陶缸,裡面隱約傳來魚兒遊動的水聲。
“是,”林媽媽臉色不大好看,“比起之前的院子,著實小了些。”
的確,大概只有一半大小,不過崔清很滿意,新家靠近府牆,位於府中西北角,其後便是後花園,安靜偏僻,何況她趁這個時候把居心各異的下人們全數換掉,只留透過測謊的兩個小丫頭灑掃使役,名喚荷香與梨香。這樣一來,她說話睡覺都安心一些。
有了自己的院子,崔清二話不說佔據了正房,兩間耳房一做臥室,一做書房,東廂房給林媽媽並六個丫頭住,西廂房留予客人,後罩房放置嫁妝。
搬家是大事,這日晚上,她在庭院裡設個小宴,請三位妯娌做客,丫頭們在屋內另開一席,院子裡各處點燈,照得有如白晝,崔清來這裡一個多月,還第一次看到那麼亮的晚上。
到了時辰,三位嫂子皆至,因是孝期,也沒敢呆太晚,吃完晚膳,稍作一會兒,大嫂便先行離開,二嫂看著她的背影,咬著筷子吃吃地笑,“這府內又要熱鬧起來了。”
“此話怎講?”崔清沉手的銀筷子夾了一筷韭菜,嚼著一口蒜香,問道。
三嫂淺笑,似乎早已知情。
“五娘和六娘快從建寧過來了,”二嫂不賣關子,“她們本該上個月回,不巧連綿數日大雨,吹跑了橋,擱置數十日,聽說,還帶來兩位表兄妹。”
“怪道未曾聽聞府中妹妹,”崔清一邊聽,一邊看彈幕,[建寧地處福建,離長安所在陝西可謂很遠了。]
二嫂卻笑道,“你還是不要聽聞得好,”話音剛落,便被三嫂扯了下袖子,遞一個嗔怪的眼神。
“哦?”崔清提起警惕,笑道,“可是性情太過……?”研究小組暫時沒找到合適的形容詞。
橘紅色燭光下,二嫂左邊唇角微微上挑,露出一個短暫的不屑表情。
第15章 無題
太過……後面該接哪個形容詞,崔清始終還是沒能弄清楚,只見滿院燭光下,二嫂三嫂對視一眼,便轉過話題,閉口不言,似乎感覺做嫂嫂的不方便說小姑姑的不是,不過從二嫂一閃而過的不屑神情來看,想必不是什麼好話。
直到兩位嫂子各回各家,丫頭們清理院子裡的一片狼藉,崔清喚林媽媽回屋道,“林媽媽,你可曾打聽過府裡五娘和六娘?”
林媽媽面露難色,半晌才吞吞吐吐道,“聽聞兩位小娘子性情天真爛漫……”
得了,看來她這裡也挖不到什麼秘辛。
沒過幾天,照例去請安的崔清從婆母口中得知小姑們與其表兄妹即將到府的訊息,還收到來自大郎的一封信,是寫給婆母的,說即將到長安,屆時定當拜訪云云。
府裡要來新人,儘管兩位嫂子避如蛇蠍,但崔清還是生出期待感,畢竟隨便換一個現代人在沒網沒電語言不通的後院呆上一個半月,也會覺得日子何其無聊,除了例行打卡請安、一日三餐、讀書寫字、找丫頭練習測謊術以外,便再無它事可做。二嫂三嫂還能帶個丫頭出門探親訪友,她為夫守孝都出不了後院。
“娘子,”這日,黃鸝趁林媽媽和其它丫頭不注意的時候,在書房簾外輕輕喊了一聲,崔清忙將手中佈滿字跡的紙扔進火盆,才喚進來,“何事?”
黃鸝三步並作兩步掀起簾子跨入房中,右手快速伸入懷裡掏出一封書信,“王瑞家的方才找我,說是崔家十七娘找王瑞遞信,讓王瑞家的轉交給您,以後若有回信,直接找王瑞家的遞出去即可。”
一連串的“王瑞”“王瑞家的”弄得聽力還沒滿分的崔清頭暈腦脹,好在彈幕言簡意賅地解釋道,[王瑞家就是你陪房,上回你派王瑞去給崔家送信,估計被崔家兄妹打聽到了,想要藉此和你通訊,這樣不用走府裡通報這條路。]
崔清一口老血差點沒吐出來。
我找了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