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她知道自己的真實立場,那丫頭可就徹底無所顧忌了。
護妹心切的劉延寧一時沒有想到,君子協定是他跟江景行一起做的,就算他隻字不提,江景行未必會瞞著他妹妹啊,不然他靠什麼哄走他妹妹?
劉延寧這是到了不得已,才對家裡透露。幾人頓時又驚呆了,劉大爺也驚訝的語無倫次,“江公子和青青?這……這……”
自從孫三少得了江先生的書信才去京城某個書院求學,劉大爺他們就猜過江家的身份,以前都不敢往那方面想,後來看著知府老爺都要求著江先生,他們才推測江先生家說不定有人在京城當大官,指不定就是江先生的兄弟,也就是江公子的父親。
他們沒跟知府老爺家結成親,現在要跟江先生家結親了?劉大爺幾人的心情,只會比上一門親事更激動。看知府老爺的態度就知道了,青青嫁給江公子,只會比先前的婚事好一百倍,而且這樣一來,青青往後嫁進京城,在天子腳下生活,多大的榮幸啊。
劉家人驚喜莫名,儘管劉延寧一再強調事情還沒定下來,中間可能有很大的變數,這也影響不到他們的興奮。
在這件大事前,李氏身為寡婦隨兒女進京的事就不值一提了。劉大爺也擔心的想過,江家會不會因為李氏是寡婦而對青青不喜,但是除了李氏也沒有更好的人選,他們一家都是大字不識幾個的莊稼漢,李氏好歹是秀才的女兒,認得幾個字,這兩年跟城裡有頭臉的人家都有些來往,外邊都誇一聲知書達理,想來李氏也算是上得了檯面的人,若連她都不行,那他們去就更叫人瞧不上了。
劉家眾人一時間都忙著給劉青兄妹收拾行李,才進入十一月,一行人就啟程出發了,有馬車拉著,也要小半個月才能抵達京城,再拖到臘月裡動身,天氣愈發寒冷,就更不方便了。
劉青一家三口,並跟隨照料他們的劉延林和劉延根,一塊揮別了前來送行的劉家眾人,依依不捨的離開了這座生活數年的小城,踏上新的歸途。
若無意外,他們往後可能都不會回到這裡生活了。
唸叨了多年的京城,又是怎樣一副景象?想到未知的未來,劉青一時有些忐忑,更多的卻是期待。
☆、第149章
趕了大半個月的路; 一行人終於抵達了京城。
好像江家早幾日就派了下人在城門口迎接; 這兒又沒有手機; 想要不錯過最新訊息,就只能守株待兔了。
前邊傳來了交談聲; 劉青和江曼楨的馬車在後邊,隔著厚厚的簾子; 只隱約聽見江什麼府等字眼; 還沒等她掀開窗簾去看熱鬧,她們的馬車跟前也傳來了中年女子恭敬的聲音:“六姑娘,奴婢奉老夫人之命,過來給您請安了。”
江曼楨應了一聲,奶孃就掀開了車簾; 滿臉驚喜的看著來人,一邊寒暄; 一面親親熱熱的拉了她上車:“老姐姐,大冷天的為難你了,快上車暖一暖。”
中年婦人上了車先福身; 再一抬頭看見劉青,便笑道:“想必這位就是劉姑娘吧?給劉姑娘見禮了。原來劉家姑娘和我們六姑娘一輛車,也好,省的奴婢再跑一趟。”
說著,這婦人又看了看四周,半點不見生的問道:“聽說劉太太此番也進京了,不知人在何處?”
“您客氣了。”劉青雖然不知道來人具體的身份; 但是卻沒忽略她說的“奉老夫人之命”,說不定就是老夫人身邊伺候的。
這幾個月裡,劉青同江景行的通訊中,也多多少少了解了些京城江家的情形,再加上有個對後宅生活更為熟悉的小夥伴,她不難得出一個結論——老夫人雖然已經不再掌家,但是餘威仍在,兒子媳婦全都得聽她的,可以說她就是整個江府的老太君。
更何況進京之前,江景行還隱晦的向劉青透露過,老夫人比較支援他們的事,大概是暗示她可以爭取老夫人的好感吧。
劉青自認的確有一點長輩緣,不過對於只聞其名不見其人的江老夫人,她還沒那個自信像江景行期待的那樣去獲得對方的喜愛,能夠留個好的第一印象,別招人討厭,劉青就覺得滿足了,至於其他的,就看緣分吧。
因此面對眼前這位婦人的熱情,劉青也很是客氣,並沒有得意忘形,笑著解釋道:“我娘有些暈車,正在後邊休息。”
“這是蔣媽,同林媽一樣,也是老夫人跟前得用的。”江曼楨拉了劉青的手介紹道。
蔣媽這才笑道:“六姑娘抬舉了,老奴也就在主子跟前跑跑腿。”
江曼楨掩唇笑:“蔣媽自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