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貴聽到他這話,便微笑著對他說道:\"其實,增資擴股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多一些有實力的東家,如果能拉到一些特別有權力的東家的話,對於我們書社在各地反盜版的事情,便會輕鬆很多!\"
聽到這話,陳景行稍微愣了下,忽然回過神來,當即帶著一點驚喜,一邊用手指了指上面,一邊說道:“比如……”
李文貴聽了,微微點點頭。
陳景行再清楚不過了,書社最大的敵人,就是盜版,如果書社的東家之一是那個的話,要是有地方盜版,那地方官還敢敷衍麼?
這麼一想,他就釋然了,用更強烈的語氣對李文貴說道:“那就成,按照賢侄的說法做吧!”
於是,事情就這麼定下來了。
接下來的這些天,李文貴身上便又多了一份活,那就是編寫增資擴股的招股書。
前世的時候,他並沒有寫過,只是寫書的時候有查閱過。不過在這個世界,也沒人見過招股書,因此,他寫得怎麼樣,都是他說了算,只要把事情寫清楚,那就差不多了。
不過,就算是這樣,還是花了他將近半個月的時間。
在離過年還有半個月的時候,大明文娛股份書社的招股書,終於寫完了。
這個事情很重要,哪怕裕王府的股份沒有決定權,李文貴還是帶著招股書和陳景行一起,去了一趟裕王府。
裕王聽說陳景行和李文貴一起過去,便知道他們肯定有事找,因此,第一時間便接見了他們。
還是陳景行拿出了李文貴的招股書,呈給了裕王。
裕王一見之下,很是驚訝,當即認真看了一遍,然後便興奮地說道:“按照這上面預估的,如果各地的分社都開了的話,那書社一年可以有幾十萬的收入?”
李文貴一聽,就知道裕王的眼睛只盯著那預估收益,而沒注意其他了,因此,他便提醒道:“姐夫,這只是預估而已,真正收入多少,影響的因素很多,有可能會很多,也有可能會達不到,總之,這事情是有風險的事情,不一定是穩賺的。”
裕王聽到這話,壓根沒理會,只是有點興奮地又說道:“這是要開二十個地方的分社,一個分社預估五千兩的費用,就是需要十萬兩銀子。那要不這樣,我湊湊,這十萬兩都我來湊好了。”
李文貴聽了,連忙提醒道:“姐夫,這次的十萬股只有分紅權,且是按照拍賣價格來的,不是一股一兩銀子。”
他的計劃書中,對書社估值是十萬兩,原始股本改為十萬股,其中他和陳景行手中的六萬股具有決定權,裕王府的四萬股只有分紅權。
這一次,計劃發行十萬股只有分紅權的股份,每股一兩銀子的起步價,籌集至少十萬兩銀子。
這個時代,沒有證監會,沒有交易所,也沒有券商等等,所以,一切都是李文貴說了算。
到時候拍賣的時候,以一兩銀子為價格加價,比如漲到兩兩銀子一股,依舊能賣完十萬股的話,就繼續再每股加一兩銀子,一直到賣不掉股份之前那次成交。
京師這邊,目前來說,一年賺五萬兩是沒問題的。按照預估,南京那邊,體量也很大,一年大概也可以賺五萬兩。
其他蘇州、揚州、杭州等十八個地方,就按照一年賺兩萬兩來算,那就是三十六萬兩。
所有的地方的收入,加起來估算是將近五十萬兩。
每年分紅的時候,股份是二十萬股,那每股就能分到二兩五錢。
就目前來說,陳景行和李文貴一年就能各自分到七萬五千兩;裕王府這邊,則是分到十萬兩。擴張之後分到的錢,明顯比沒有擴張之前要分到更多倍。
如果裕王以一兩銀子一股買到這次發行股份的話,那就賺大了。
此時,他聽到李文貴的提醒之後,便非常遺憾,當即問道:“拍賣價來定的話,那豈不是書社會多很多錢?”
李文貴聽了,搖搖頭說道:“如果別人不相信書社能賺這麼多,感覺買書社的分紅權會虧,那就拍賣不上價格,書社就不會多很多錢的。”
裕王一聽,用手指著招股書說道:“這上面都寫明瞭,誰還不知道穩賺的啊!”
李文貴聽到這話,忍不住吐槽道:“姐夫,你就不看看我寫的風險提醒啊?任何買賣,都有虧的可能的!”
裕王聽了,隨便看了兩眼,他才不信那些風險,只是很有興趣地問道:“那定下什麼時間拍賣,我好湊錢!”
李文貴聽到他的話,感覺到他的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