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政東知道實際上李家在住宅地產這一塊上,和金科走的路子也差不多,但在商務住宅上李家出手那就是大家風範,不出手則已,出手就是大手筆,就像在京城,一搞就是一條街。
所以李家的目標一是市中心的那塊商務開發地塊,另一塊住宅用地首選是試驗區那邊的一塊地價相對較低的地塊,按照李家的行事風格,衡大吉看中的那塊地至少不是李家的優先選擇,在正常情況下,李家肯定也是不願去觸碰衡大吉的。
而且李家和先來一步的港資地產、金科之間應該是有所默契的,先到港資企業和安新本土地產也肯定如此,各自都對自己中意的地塊進行過私下的溝通,當然這其中也不乏外地幾家和省裡的幾家地產攪局者。但如果李家最中意的地塊被抬得太高,也不排除這樣的可能性,所以在沒有塵埃落定之前,不管他們私下如何商量,只要還有其他參與者,誰也不會把自己的底牌完全亮出來,以防出現意外空手而歸。
陸政東想了一下道:
“衡大吉既然志在必得,那就由著他,至於李家,你就不用擔心,他們肯定不會放棄安新的。”
尤金忠以為陸政東如此講是因為陸政東和香港政商界的交情,但事實並非如此,對弈真正的商人來講,交情他們自然要講,但生意歸生意,這一點他們心裡是非常清楚的。
李家要到安新來,只能講一小半是衝他陸政東的面子,更大的是從商業角度的考慮,要說這裡面真正是志在必得根本就不是什麼雲大,而是老李家。
老李這個人陸政東還真是佩服,陸政東是對其進行過研究,老李的年紀不小了,經過這麼多年在商海中的摸爬滾打,在一些人中認為其投資投資越發“保守”。
然而“保守”是卻是他最喜歡的詞語,也是他冷冬中禦寒的真實寫照。這使他能夠比其他更敏銳地捕捉到可能的風險,進而避免可能的損失。
低負債也是其堅守的原則之一。他有一句名言:“我不欠別人一分錢,因此睡覺睡得好。”
也許很多人會說老李膽子太小了,但陸政東認為穩健才是其成功的法寶。
與老李經歷過大蕭條不同,很多企業家只有個人辛苦的奮鬥歷程,缺乏大蕭條的洗禮,所以顯得激進、浮躁。很多上市公司的資本負債比例平均在百分之百到百分三百之間。而老李的資本負債比例只有一十多點,懸殊之大,令人瞠目結舌。
很多企業喜歡做多元化投資,美名其曰為了減少風險,結果卻收穫了全盤失敗。老李也做多元化投資,並且成功了,歸根究底,因為他投資的幾個行業之間,都有很強的互補性。互補即兩個行業,我好你就壞,你好我就壞,剛好可以抵消掉,從而使得最終現金流達到穩定。有經濟學家在後來曾經拿老李的資料做過一個分析,發現他透過這種行業之間的互補,風險縮小了近十倍。
而老李還有一個最為獨到的地方,老李一向都是秉持現金為王的策略,每一次金融危機或者經濟衰退,媒體都會講富豪們市值縮水多少,事實上縮水的財富是以股份市值為主的數字,其實質是“虛擬財富”。只有持有現金的人,此時才真正擁有真金白銀。
而老李最好這一口,往往在股價高位時及時套現,所以當富豪榜上的其他巨擘紛紛因炒作累股證而折戟時,他獨善其身。
對此,老李的解釋是:‘未買先想賣。’在你還沒有買進來之前就要先想怎麼賣出去。你應該先想失敗會怎麼樣。在做任何專案時,都會要用99%的時間去考慮失敗,用1%的時間去考慮收益。
老李的很大一部分資金是以現金形式所保有,另外一部分是以國債方式所保有,股票投資所佔比重相當小,企業債券、結構性投資工具和累積期權產品則更小投資。
正是因為如此,每一次危機,對老李來說好像都是機遇。陸政東記得九六年的時候,老李還不是大紅大紫的首富,僅僅位列香港富豪第三位。但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其財富反而在兩年內迅速暴漲,並於前年首次坐上香港首富的寶座,之後一直都非常穩定。
大量現金在握,曾經是他多次成功實現大手筆投資的關鍵所在。
這一次也不例外,老李是敏銳的發現了國內將迎來真正的房地產高潮,一旦看準了,那絕對是挾巨資而來,這涉及到其在今後國內地產市場二三線城市近十年的佈局,安新也是其中的一環,老李家自然是不會錯過,當然這也還包括其他不少二三線城市,所以陸政東絲毫不擔心老李家會打退堂鼓
尤金忠吃了一顆定心丸,這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