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蘇俄政府重新派出了談判代表團與德國進行談判。這一次沒有再出現突發春況,終於在1918年3月3日簽訂了正式和約,當然這是和約主體,按照德國人的要求。還將就一些特殊問題,進行補充談判,簽定附加協議,而未來的附加協議俄國人所要付出的才是德國人所要求的全部。3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60億馬克的賠款。
“真的有些看不懂,為何其他主張就是空談,一次次的投票結果都可以推翻,而烏里揚諾夫的主張屢次未獲透過,最終卻一而再再而三的表決,而一旦烏里揚諾夫的主張透過,這個投票就可以做準,若是這樣,投票還有何意義。”賀伯昌大搖其頭。
賀伯昌做了阿拉斯加十餘年的國會主席,對於民主表決是非常重視,非常敏感的,在他看來,蘇維埃的這一系列表決過程視民主如同兒戲。這其實只能稱為貫徹了領導人的意圖。對於他來說,這確實有些不可想象。
在阿拉斯加,雖然葉文德的權威很大,但那是他在阿拉斯加十數二十年累積下來的聲望和威信造成的,是國家逐步強大,人民生活越來越富裕,政治,經濟,外交,軍事等各方便的赫赫功勞堆積起來的,到現在為止,並沒有出現過什麼太大的錯誤。但即便是如此,這麼多年來,總統府,國務院和軍隊,外交等方面的政策也並非完全沒有過被否決的時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沿北冰洋鐵路計劃,這條沿北冰洋鐵路計劃不是河東的那條北冰洋,而是美洲領土的西起諾姆堡,沿北冰洋海岸線一帶經現在的重點產油區普拉德霍灣到馬更些河口到北洋省東北部梅爾維爾半島,再經輪渡進入巴芬島北部,與巴芬島鐵路對接的龐大計劃。
這個計劃是葉文德於1915年提出,目的是為了把北冰洋沿岸數大產油區,煤鐵礦區橫向連線起來,成為國家北部的大通道,但最終這個計劃在國會卻只獲得了不到30%的支援票,未能獲得透過。
而反對者的理由也很簡單,這條鐵路算不上最長,最多與T2線差不多,但其所經過的地方卻比T2線路所經過的地方更靠北,完全就是在北極圈境內,修建鐵路不說工程浩大,將花費無數巨資,而其地質和環境的關係,鐵路的維護也要花費巨大,而其效益卻可能極低,雖然這一帶有普拉德霍灣,馬更些河口兩大主產油區,附近還有布魯克斯嶺煤田,山河鐵礦,馬更些大熊湖礦區,巴芬島鐵礦等重點礦產資源區,但因為幾乎全在北極圈以內,在這裡依靠礦產形成大規模城市的可能性卻很低,在當地建廠加工的條件也不太好,像山河鐵礦發現後,就沒有在附近建鋼鐵廠,而是放在了相對要好上一點點的道森。
普拉德霍灣油田發現後,黃金城集團最後也建了一條輸油管到瓦爾迪茲進行再加工。修建這樣一條鐵路,花費可能比T2線大上數倍,需要的工程量也要大上許多,收益卻可能連十分之一都達不到,真正是一個勞民傷財的工程,不能得到多數支援也就情有可原了。
不過這條鐵路修建完成後,卻可能對這些地區的上百萬礦工,石油工人及為他們提供服務的人民帶來更好的出行環境,不論效益,在政治上是很好的計劃。至少不會比烏里揚諾夫那樣的主張更為離譜(現在看來,烏里揚諾夫的主張是很離譜的,什麼都答應,價都不講,未來證明他的主張是正確的,但其正確真正來說只是對於布林什維克,對於新生的蘇維埃政權而言的)。
但這個計劃在國會否決後,葉文德可沒有用他拉個人權威強行透過,反對者的理由也是很合理,很值得考慮的,這個計劃劣勢比優勢明顯,在政治上很有利,在經濟上卻是一大敗筆。
不過為了解決這些主要礦區工人,礦工的交通條件,倒是在去年,由北洋,馬更些,育空,河北四省的國會議員主動提出了一個比較平衡的方案,那就是改橫向為縱線,針對布魯克斯嶺煤田和普拉德霍灣油田,在河北省境內修一條縱向鐵路,北起普拉德霍灣,穿過布普克斯嶺,越過育空河,連線到首都費城,也就此與整個鐵路網連線起來了。
在馬更些和育空,則在兩省邊界處,修一條小支線,北起馬更些河口的倫迪爾縣,沿馬更些河往上游,先接育空境內馬更些山脈的山河鐵礦,也就此與道森溝通起來,然後又迴歸馬更些河沿岸,連線到好望堡,與馬更些省兩湖地區的鐵路網對接。
在北洋省,則修建一條沿哈德遜灣西岸鐵路,南起北洋省首府塔瓦尼,沿哈德灣沿岸北上修到東北的梅爾維爾半島,然後在梅爾維爾北部尖角處於距離不過一公里的巴芬島西北岸透過輪渡鐵路聯絡起來。也就此將巴芬島與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