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不同所吸引,也對他們代表的那個東方國度充滿了好奇。
所以,她才會積極地學習中文,學習使用筷子,還拜師學起了太極拳。
她決定,將來有機會,一定要去中國看看,好好了解一下那個能培養出這麼一支有著鋼鐵紀律軍隊的國家。
不過,塞維女士畢竟是西方人。
她雖然覺得中*隊的戰士們很可愛,但也對中*隊中一些不近人情的規定,很是看不慣。
比如,休息日製度。
un城是一個小型聯合國,各國的休息日製度都不一樣。在這裡,一部分人是週六週日休息,大部分信伊斯蘭教的人是週五和週六休息。
不管怎樣,大家都是休息兩天,只有中*人,只在週六休息一天,週日又開始幹活了。
塞維瞭解過,中國國內也實行的是雙休日製度,所以她去問中國工程兵分隊的隊長,為什麼在這裡的休息日和國內不一樣?
隊長回答,這是為了便於管理。也是為了趕工期、多幹活兒。
塞維說:“可是你們這麼幹活,並不會多拿一分錢的酬勞啊!”
隊長有禮貌地說:“尊敬的塞維女士,就像您捨棄了在家鄉舒適的生活條件,來到這裡一樣——我們是來維和的。不是為了報酬。”
塞維無言了。
聯合國的確會從維和費用中拿出一部分錢,作為付給維和人員的酬勞,但那錢真的不多。
就算是執行最危險的作戰任務的維和軍人,每月也只有一千美元左右的津貼,高階軍官會多一點補貼。這樣的收入,對西方發達國家軍隊來說,根本不值得一提。
所以,除了科索沃和中東地區,其它地方的維和軍人中很少見到來自發達地區的軍人。也就是法國,因為非洲國家過去大多是它的殖民地。所以在這裡還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不過,維和的那點酬勞對窮*隊來說,還是很可觀的。所以,不發達國家派出的參加維和行動的軍人數目,是最多的。例如印度等國。
塞維在和中國小夥子的閒聊中,大概瞭解過他們的收入情況——軍官的收入要略高於聯合國給出的維和酬勞,士官的收入則略低一些,但也差得不多。
考慮到非洲異常艱苦的條件和維和任務的風險性,塞維完全相信:中*人來到這裡,真的不是為了賺錢來的。
這大概也是為什麼他們的紀律要好於一般部隊的原因之一吧?
但是,紀律歸紀律。工作歸工作。
就算是有著“工作狂”之稱的塞維女士,也信奉休息的時候就該好好休息、好好放鬆的生活信條。
可是,中*人在休息日都有嚴格的規定,不經請假不得出營門,而且在休息日也是穿著軍裝集體行動。
塞維知道,在過去幾批的中國維和大隊內。有一些擔任後勤、維修任務的軍人,因為不需要出營區執行任務,以至於在達爾富爾的8個月內,竟然從來沒出過營門。直到回國前夕,他們才可以集體請假。到un城的免稅店買點地方特色商品,好帶回國內送人。
塞維覺得,這麼嚴格的管理,實在是太束縛人性、侵犯人權了!
所以,當蒲英向她講述了自己的故事,並傾訴了自己的心願後,竟激起了塞維女士的一片俠肝義膽。
西方人非常看重夫妻關係,認為讓相愛的兩人分居兩地,是一件很殘忍的、不人道的事兒。
塞維女士很喜歡蒲英,也在誤會解除後很欣賞馮垚,所以她很想為這一對可愛的年輕人做點什麼。
第二天,塞維女士仗著自己的人緣好,說服和串聯了幾位在南戰區有影響的大人物,一起來到中國維和營,要求見他們的政委。
政委一見這陣仗,還以為有什麼大事呢,結果一問才知道,塞維女士這是來給蒲英請假的。
在塞維聲情並茂地敘述了理由之後,阿瓜伊將軍和un城的最高行政長官,也相繼幫起了腔:“是啊,我們這些人都有正常的假期。你們中*人,也該休假,不然就顯得我們這些人也太懶了。”
政委這下有點為難了。
因為在國外的中國維和軍隊,接受的是雙重指揮,既要執行國內的軍紀軍令,也要聽從當地戰區司令部的命令。
他沒想到,中*隊的休假問題,竟然在這裡都引起“公憤”了。看上去,如果處理不好,會嚴重影響和友軍的關係?
政委開始沉思——該怎麼辦,才能既不觸犯軍中紀律,也能平息這些官員的“公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