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11部分

他的眼中了。

世事變幻,莫過於此……

二十多間,大秦風雲迭起,這些長安大族,其實正是見證了這二十多年間大秦的變遷……

想到此處,趙石不由覺得,國武監那邊,可以寫一部豪族野史嘛,說不定,便像不知會不會出現的紅樓夢一樣,能成就一部千載流芳的輝煌鉅著呢。

他這點惡趣味,正像是成武皇帝陛下,在鄭老爺子死後,又在賞賜中給長安鄭氏發下了一大片在京兆的肥田一般,拿別人家的糟心事來給自己逗樂,都有些太不厚道了。

當然,趙石要比成武皇帝陛下好些,不管怎麼說,都是為這些大秦豪族揚名不是,而成武皇帝陛下,在發下田地之後,便有點後悔了。

因為當日,一直安居在家的前同門下平章事李圃突然入宮覲見。

在乾元殿跟皇帝陛下說了一大堆的廢話,等人走了,皇帝陛下琢磨了一下,才明白,人家來了其實就想說一句話。

等我死了,求您別再添噁心了行嗎?

皇帝陛下大窘,這事兒不禁說,尤其是皇帝之尊,這麼做確實有些過火兒。

但明眼人可不止一個,其實說起來,就算是鄭氏那邊,許多人也是心知肚明,只是此時鄭氏能進宮跟皇帝陛下閒聊的人,都忙著處理喪事呢,顧不上這個而已。

於是,又一位老臣進了宮,皇帝陛下頭大之餘,終於在後續的旨意當中,給了鄭氏一些補償……

皇帝陛下一時戲謔,便吃了個悶虧。

這在成武皇帝身上,並不鮮見,這位皇帝陛下偶爾總有突發奇想之舉,給臣下們造成許多苦惱。

事情都不大,卻讓人每每覺得,這位皇帝陛下實在有些不著調。

就像隨著旨意到達風陵鎮,還有皇帝陛下的口諭,只一句,晉國公,你的家產夠了嗎?

要是旁人,說不定就得嚇的魂飛魄散,但趙石仔細琢磨了一圈,覺得自己最近沒得罪這位陛下才對,那這話是什麼意思?

打問一下傳旨的太監,也不得要領。

直到他入了潼關,才差不多想明白,一時之間,趙石大惱。

李全壽那小子估摸是在說,他在長安呆了不長時日,這血脈一個接一個的出生,等他百年之後,他那點家業夠分嗎?

就像賞賜鄭氏田產一樣,同樣是皇帝陛下的惡趣味作祟,不過這回被噁心到的是卻是他趙石了……(未完待續……)

第十三卷龍盤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六十章局面

成武七年七月初,晉國公趙石終於結束了這次河洛之行,從風陵鎮西向潼關,踏上了歸程……

在潼關停駐一日,便離開潼關踏上了秦川地界。

進入關內,趙石的事情突然就變得多了起來。

不是沿途官吏逢迎,而是朝廷動向,以文書的形式,紛紛來到他的手裡。

這並不奇怪,如今朝堂上有點亂,中書那邊剛經歷了一番動盪,樞密院院這邊樞密使的位置又有了空缺……

短短時日當中,大秦文武之首盡皆落馬,想不亂都不成。

如今朝堂上大小事故更是層出不窮,落井下石的,隔岸觀火的,趁火打劫的,紛紛擾擾,盡顯官場百態。

趙石身在河洛,朝廷一些重要的事情,不會不知曉於他,但一些朝堂瑣事,便不會傳到他這裡了。

但進入關內,就不同了,一些事情自動就找了上門。

這還是趙石輕裝簡從,許多人並不知道晉國公回京的訊息的情況之下,不然的話,事情將鋪天蓋地而來。

離開潼關只一天,趙石便不得不放棄了自己的坐騎,坐起了馬車,不然的話,根本沒辦法觀瞧陸續送達的朝廷文書。

開始,就是一連串的朝廷人員任免的名單。

有京裡的,有京外的,都是四品以上的官員,足足二十多人。

數了數,連趙石都有點吃驚……

四品以上官員,在長安之內。都可以算是朝堂重臣。放於外間。各個都是封疆大吏。

這樣的人,平日裡一旦位置有了變動,一般都會引起一連串的動盪,而現在,卻是在短短時間之內,就走馬燈般完成了任免。

趙石想想都有些頭疼,這樣頻繁而又緊急的人事變動,會造成怎樣一個後果?

好在。這並不算是真正的黨爭造成的局面,也並沒有大規模的罷黜朝廷大員,也不算是有那個群體,遭受了滅頂之災。

其中一多半兒,都算是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