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拿著就拿著!”杜蘅俏臉一凝,訓道:“如今進了欽天監,好歹是朝廷的官員了,花天酒地絕對不允許,可有些場面上的應酬,該有就得有!可不能小氣八啦的,給人瞧扁啦!”
楚桑死活不肯要:“我有俸祿……”
紫蘇就哧地笑出聲來。
楚桑的臉越發紅得要滴血。
紫蘇忙道:“楚少爺,別誤會。奴婢絕沒有小瞧你的意思。我們小姐一片誠心,你就別推拒了!你看,這天真不早了,推來讓去的,要到什麼時候?”
“我……”楚桑咬著唇,內心很是掙扎。
杜蘅嘆了口氣,半是玩笑半認真地道:“聽話!這錢也不是白給你的。你瞧,我如今婚也退了,名聲也完了,全臨安,不應該是全大齊也沒有人敢要了。明擺著是要孤寡一生的命了!我又沒有強有力的兄弟可以倚靠,以後老了,不還指望著你呢嗎?”
楚桑聽得一腔熱血沸騰起來,大聲道:“那些人胡說八道!二小姐不要擔心,誰要是敢欺侮你,我第一個不答應!”
紫蘇翻個白眼:“你不答應有什麼用?別磨蹭了,趕緊走人是正經!”
如今才是個正八品,指望他,黃花菜都涼了!
小姐不過是想讓他安心,他還拿著棒槌當針了!
楚桑臉上陣青陣紅,似兜頭潑了盆冷水,透心涼。
“胡說什麼呢?”杜蘅斥了紫蘇一句,轉過身歉然道:“我真的要走了,下次有空再聊。”
天氣冷,往靜安寺的人很少,路面上的雪沒有及時清除,被北風一吹結了層薄薄的冰,車轍壓上去,發出嘎吱嘎吱的脆響聲。
因此,出了城之後,馬車的速度就變得十分緩慢。
杜蘅依著車壁,隨著車身的搖晃陷入遙遠的回憶之中……
禍事不單行(四二)
更新時間:2013…10…25 18:45:05 本章字數:3348
顧洐之醫術超綽,慕名來清州的求醫者一年到頭絡繹不絕。
但他不喜拘束,用他的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因此,一年裡倒有大半年是在外面奔波,遊歷,鮮少留在清州。
因此,只有極少部份運氣不錯,正好能碰上他在清州。
那些撲了空的求醫者,絕大多數只能望門興嘆,或另尋名醫或怏怏而歸;也有少部份意志堅定的,就在清州顧宅旁租了房子住下來,等待顧洐之歸家。
杜蘅還記得,外祖在世的時候,專門建了座善堂,供那些患了重病,登門求醫卻又家貧無力支付旅費的病患居住轢。
不止有鶴年堂的大夫免費給他們看病,還提供免費的食宿。
這樣一來,就有不少打著看病的名號,到善堂裡騙吃騙喝的,有些甚至一住經年。
杜蘅至今還依稀記得,有一個老和尚,在善堂裡住了三年羲。
為此,柳氏沒少抱怨過,顧洐之聽了,只一笑了之,並不驅趕。
直到顧洐之病逝,杜謙接手鶴年堂,柳氏掌了杜家的中饋後,立刻便取諦了善堂。
顧洐之性格豪爽,又愛仗義疏財,只要說話投機便引為知交,並不看重門第出身,因此三山五嶽的朋友多如天上繁星。
柳氏常背了人嘀咕:什麼小孟嘗,十足的冤大頭!幾句好話一鬨,銀子便流水似地花出去!早晚把家底全敗光!
她那時年紀小,並不懂得這些,只知外祖在家時,客人便絡繹不絕。
呼朋引伴者有之,登門求醫者有之,落魄投奔求收留的也有之;三教九流,販夫走卒,各行各業,行行色色,熱鬧得不得了。
顧洐之醫術冠絕天下,又是個古怪的性子——不管你是什麼身份,上至王公貴族,下到販夫走卒,登門求醫問藥的都一視同仁。
甚至,同樣的病,窮人可能分文不取,有時還施醫贈藥。若是王公貴族,那就對不起,索價千金,否則免談!
地方上的官員,也都習已為常,見怪不怪了。
本來嘛,人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的?任何人出現在顧家,都再正常不過。
杜蘅從前也從不認為這有任何異常。
可是,今日楚桑來過之後,她換了一個立場去思考,才猛然發現,看似再尋常不過的事情裡,隱隱藏著許多不尋常的跡象。
比如:顧洐之一年最多隻有三個月留在清州,其餘的九個月去了哪裡,做了什麼,見了什麼人?
再如:他收的診金遠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