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又衝向金兵。“弟兄們,與我奪回城門。”
張伯奮這時候,率援兵已登上樊家崗。
只是當他上了樊家崗之後,卻被眼前的景象,驚住了!
樊家崗面積不大。此時卻是屍橫遍野,到處都是死屍,大眼看去,至少也有千餘具。
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心中暗自讚歎。
樊家崗下,宋軍仍在勉力支撐,張伯奮也是血脈賁張,大吼一聲,率部便衝下樊家崗。
這一支生力軍的加入,令原本近乎崩潰的宋軍防線,復又穩住。
張伯奮一馬當先,手舞雙錘,殺到了陣前。
可是,當他來到陣前時才發現,這裡的主將,竟然是兩個女人和兩個書生。
“誰是玉尹?”
王燕哥那件素衣已經染成紅色,聽到張伯奮的詢問,便回答道:“玉指揮帶著人,正在復奪朝陽門。”
“啊?”
張伯奮一怔,忍不住對玉尹高看幾分。
他在來的路上便聽說了,廂軍都指揮使,武學進士秦仔臨陣脫逃。聽到這訊息時,張伯奮第一個反應,便是要找到那秦仔,然後把他就地正法。你堂堂廂軍都指揮使都跑了,可以想象,那廂軍會潰亂成什麼樣子張伯奮也是官宦子弟,平日裡心高氣傲。在他看來,秦仔跑了,那麼玉尹恐怕也是支撐不得戰局。
張伯奮,對玉尹也沒什麼好感。
一來玉尹身無功名,二來也沒什麼家世,不知怎地便成了殿前司兵馬使,混的風生水起。
似張伯奮,是憑藉軍功上來,所以對玉尹自然看不上。
加之朝堂上對玉尹也是頗多指責,使得張伯奮感覺,玉尹就是個運氣不錯的傢伙。
便是郭橋鎮大捷,在張伯奮看來,也是玉尹的運氣。
誰想到,正是這個他平日裡看不起的人,在如此危局下,竟獨力撐起了這邊戰局。
“你們是誰?為何會在此處?”
一個血人似地書生拱手道:“下官是玉指揮帳下主簿陳東。
這位夫人,乃玉指揮家中娘子;這一位乃前殿前司兵馬使馬皋遺孀,王燕哥王娘子。聽說這邊局勢緊張,故而前來相助。兩位娘子在這裡也奮勇殺敵,斬殺虜賊近百人。”
這一回,不僅是張伯奮倒吸一口涼氣,便是張伯奮身後的宋軍,也是一個個面面相覷。
王燕哥和燕奴兩人渾身浴血,不管是王燕哥的繡絨大刀,還是燕奴手中的青竹槍上也都是血跡斑斑而在兩人周遭,橫七豎八倒著二十餘具金兵屍體,也證明了陳東所言不虛。如此兩個嬌滴滴的小娘子,竟這般悍勇,真個令人感到敬佩。
張伯奮臉通紅,突然轉過身,厲聲吼道:“兄弟們,今日若那個不奮勇爭先,要兩位娘子恥笑,自家絕不容情。”
他不再去問話,催馬便衝入戰場。
緊隨著張伯奮身後的宋軍齊聲吶喊:“休要被小娘子恥笑,與那虜賊拼了。”
堂堂男兒。卻比不得兩個小娘子,日後傳揚出奇,豈不是說我大宋男兒沒有本事?
王燕哥和燕奴也沒有想到,會出現這樣的結果,一時間竟呆愣住,有些不知所措
++++++++++++++++++++++++++++++++++++++++++++++++++++++++
嗚…嗚…嗚…
朝陽門外,金軍吹響了收兵的號角。
在宋軍拼死搏殺之下,金軍最終被一步步趕出朝陽門。
玉尹靠著冰涼的城牆。一屁股坐在地上,一動也不想動。方才搏命拼殺,他沒有什麼感覺。這時候金兵退下去,他才感到是一陣陣莫名的眩暈。後世人說:女真不過萬,過萬不可敵這話或許是有女真人誇張的成分,但不得不說,這幫子女真人,的確是彪悍至極。
說起來,玉尹和遼人交過手。也和宋軍交過手。
但真正給他帶來壓力的,還是今天這幫子金兵,真個是險死還生。
大刀便放在了身邊。玉尹閉上眼,昏沉沉,頭腦漸漸有些不太清醒就在這時候,便聽到有人高聲叫喊:“玉尹在哪裡?玉指揮在哪裡?還不來參見司馬侍郎?”
玉尹想要回答,可是聲音到了嘴邊,卻出不來。
緊跟著,眼前一黑,順著城牆便一頭栽倒在地上。隱隱約約,聽到了燕奴的哭喊聲。還有一聲聲陌生的,熟悉的呼喚
好累,真的好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