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賞,重賞士兵每人千錢,三軍將士歡聲雷動。

第二天,越王召見范蠡,想問他下一步的打算。

范蠡說:“大王,此次滅吳,看似越軍打敗了吳軍,實則是因為夫差內外交困,氣數已盡。夫差對內不修德政,民生凋敝,對外多方征戰,與所有鄰國交惡。實在是上天要滅他啊!”

勾踐點點頭說:“是啊,幾年前夫差還在黃池爭霸,做了霸主,沒想到這麼快就亡國了。”

范蠡接著勾踐的話說:“所謂盛極必衰,就是這個道理。吳國這幾年窮兵黷武,外強中乾,耗光了吳國的國力,當然文種大人的計策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沒有你和文種,孤不知何日才能滅吳啊。”勾踐感嘆說。

“有件事要提醒大王,吳國畢竟是周王賜胙的候國,夫差的祖上吳太伯是周武王姬昌的伯父。如果我們處理不當,其他諸國可能會聯合起來幫吳國復國,所以當務之急是要處理好與周邊各國的關係。”

“你是說其他諸候會聯合起來對付越國?”勾踐有點不安地問。

“這幾年夫差一直不斷攻打周邊各國,各國對吳國是又懼又恨。也正因此,我們*吳國時,吳國竟無人可求,也無人主動幫吳國,大家心裡也是希望吳國早被滅吧。臣只擔心諸候會借復吳之名趕走我們,然後瓜分吳國。”

勾踐點點頭,“依你之見,該當如何?”

“目前越國的國力,並不比齊、晉、楚強大。但因越國剛滅吳國,而他們三國的軍隊以前都曾被吳軍所敗。這樣他們就會產生錯覺,以為越國很強大,因此定不敢冒然與越國為敵。如果大王藉機與各國修好,成為友邦,自然能化險為夷。”

范蠡說到這裡停了一下,勾踐忍不住問他:“那該如何結交各國?”

范蠡接著說:“諸候中以齊、晉、楚三國為強。齊、晉兩國在臣上次出訪時,已和他們達成了共同滅吳的意願,這幾年也確實幫了越國的大忙,大王可藉機提出與他們結盟。至於魯國、宋國,可將他們以前被吳侵佔之地還給他們,自然也無異議。只有楚國,與吳是世仇,而楚君一向貪婪,必打吳地的主意。臣有一建議,不知當不當講。”

“你和孤還有什麼話不能說的,但講無妨。”

范蠡便說:“大王知道,越軍是專門徵對吳軍所建,所有訓練就是為了打敗吳軍。至於其他各國的戰車戰術我們瞭解不多,越軍對他們作戰並沒有優勢。所以臣想,吳國的淮上之地與中原各國相鄰,遠離會稽和姑蘇,日後必成是非之地,會成為各國爭奪的物件。臣認為不如主動捨棄,將它送於楚國,楚越本就交好,楚王如得到淮上之地也應該知足了,以後自然不會再打吳的主意了。而舟師現在已是越國獨有,以後如以淮河為界,便可充分發揮舟師的優勢,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勾踐聽了微微點頭,對范蠡說:“你說的有道理。如能與齊、晉會盟,自然再好不過。楚國幫了越國不少忙,你和文種又都是楚人,淮上之地送給楚國也是應該的。”

范蠡聽勾踐似乎話裡有話,便辯解說:“大王請別誤會,我和文種大人早已將自己當成越國人,一切都只是為越國著想。”

“你想到哪裡去了。”勾踐打斷了范蠡的話,拍拍范蠡的肩膀,動情地說:“你和文種就是孤的左膀右臂,要是沒有你們,早已沒有越國了,哪有孤的今日。孤早就想過,等滅了吳國,孤要將國土分於你共享。”

“承蒙大王厚愛,臣愧不敢當。臣本是布衣,是大王讓臣作了越國的大夫,為大王做事是臣的本份。”范蠡不想過多表白,就轉換話題說:“臣還有一事請奏大王,當年吳國得到周王室的賜胙,成為伯候,吳國正式成為候國。如今越國既已得了吳國之地,何不借機向周王納貢,也要求賜胙呢。”

“好,好,這個建議好,孤雖是大禹的後人,然越國地處蠻夷,一直不敢求周王賜胙。如今要求賜胙應該也不算過份,你說周王會同意嗎?”范蠡的建議正合勾踐的心意,但勾踐還是有點吃不準。

“越國已今非昔比,大王*,不管周王是否賜胙,越國向周天子納貢也是應該的。”

“那就依你說的辦。”越王勾踐欣然採納了這個建議,就令人準備貢品向周王室納貢。

范蠡想起要他操辦會盟之事,於是問勾踐:“大王,您看在哪裡會盟比較合適?”

“你看在哪裡為好?”勾踐反問范蠡。

范蠡想了一想,說:“臣認為在三國交會之處比較合適,比如徐州就比較合適,大王也可趁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