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進攻姑蘇山。”
然後他對使者說:“大王已讓我負責處理吳國的事情,我現在要行使大王賦於的權力,請使者趕快回去,否則休怪我不客氣。”
公孫雄連連磕頭,嘴中不停喊著:“大王開恩啊!大王,開恩啊!……”
范蠡命令衛兵將他拉走,兩個衛兵上前架著公孫雄便往外拖,公孫雄淚流滿面,一邊使勁掙扎著;一邊聲嘶力竭的喊著:“大王,開恩啊,大王……”
勾踐心情大壞,范蠡向他請辭前往姑蘇山,勾踐點了點頭。
范蠡離開後,勾踐吩咐一隨身侍衛:“你去告訴夫差的使者,讓他轉告夫差,孤會將他安置在甬東,做一百戶的主人。”
二十八
夫差見公孫雄回來,連忙上前迎接,公孫雄跪在他的面前,低頭不語。夫差剛才聽山下擊鼓,便已心中有數,見到公孫雄這樣子,更證實了他的猜測。他抬頭看了一下天空,冬日的陽光雖弱,但太陽依然刺得他睜不開眼,他知道老天再也不會幫他了。
夫差沮喪地垂下頭,無力的對公孫雄說:“別哭了,孤不怪你,起來吧。”
公孫雄吞吞吐吐的說:“越王讓臣轉告大王,他會讓大王遷往甬東,做一百戶的主人。”
夫差沉默不語,過了半晌,嘆氣說道:“孤老了,不想伺候他了。只恨當初沒聽伍相國的話,孤沒臉見他啊!”
當年,夫差聽說齊國的齊景公死了,新繼位的君主年幼,大臣們相互爭權,於是決定出師北上伐齊。
伍子胥進諫說:“大王,臣聽說勾踐食不重味,衣不重彩,慰問死者的家屬,探望患病的人。這明顯是在收買越國的民心,勾踐必有陰謀,這個人活著必然要成為吳國的禍害。現在大王不先除去越國這個心腹之患,而去*齊國,不是很荒謬的事嗎?”
夫差不聽,仍然出師伐齊,在艾陵大敗齊國軍隊。以後幾年又持續*齊國,均打敗了齊軍。夫差心中很得意,對伍子胥也日漸冷淡,再不似以前那樣言聽計從了。
勾踐帶著臣子來朝見吳王,獻上了豐厚的貢品。夫差和其他大臣很高興,只有伍子胥感到害怕,說:“這是要葬送吳國啊。”
他向夫差進諫說:“大王,越國處在吳國的心腹之地,如今大王雖在齊國大獲全勝,但得到的猶如都是石頭的田地,沒什麼用處。並且《盤庚之誥》有顛越勿遺,商之以興的訓導,對越國大王不可不防啊。”
夫差見伍之胥如此貶低他伐齊的成果,心裡頗為惱怒,就特意讓伍子胥出訪齊國,想讓他親眼看看自己伐齊的成果。
伍子胥就趁這個機會把自己的兒子帶到齊國,並將他託付給了齊國的鮑氏,自己回國覆命。伯嚭得知了這件事,就告訴了吳王,並暗示說伍子胥有謀反之意。吳王聽說後勃然大怒,就派人將魚腸劍賜給伍子胥,讓他自盡。
伍子胥臨死前,對家人說:“在我的墓地上種上梓樹,讓它們長大後可以做棺木。我死後,把我的眼睛挖出來掛在姑蘇的東門上面,好親眼看著越國是怎樣滅掉吳國的。”
夫差一邊想著往事,心中悔恨交加,一邊步履蹣跚地向山上走去。來到山頂,兩眼直直地注視著遠方的姑蘇城。
山下的越軍已開始進攻,喊殺聲越來越近。夫差拔出寶劍,青銅劍在陽光下閃出一道耀眼的寒光。
夫差萬念俱灰,舉劍抵住脖子,抬起左手,用長袖遮住臉,右手用力一揮,身子慢慢倒了下去,衣袖無力地蓋在臉上。
“夫差自殺了,夫差自殺了!”勝利的越軍士兵歡呼著。范蠡親自上山看了夫差的屍體,命令士兵將他抬回姑蘇。
范蠡回到王宮時,看見伯嚭和一些吳國的大夫恭候在大殿外。
越王聽說吳王已自盡,輕嘆了一口氣,吩咐要厚葬夫差。
然後越王問范蠡:“那些吳國舊臣,尤其是伯嚭,你看該如何處置?“
范蠡答道:“大王,伯嚭雖說也幫了越國不少忙,然而此人身為吳國太宰,卻不忠於君,加之貪婪無比,這種人,決不可留。”
“那該處何處罰?”勾踐又問。
“按律當處烹刑。”范蠡答道。
“那其他幾位大臣呢?”
“判國投降,也是不忠於君,當共處之。”
“那就按律辦吧。”勾踐說道。
“大王聖明!”
二十九
越王在姑蘇舉行了盛大的慶功儀式。范蠡居功至偉,封為上將軍,賞黃金千鎰。其他各將也依功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