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把人送出去時,想到身為儲君的李亨說死就死了,竟連腿肚子都有些抽筋。
所以,兩人一回轉來,就急匆匆衝到了榮王李琬的病榻前,竟是雙膝一軟直接跪了下來。李偕更是哀聲問道:“阿爺,事到如今應該如何是好?”
榮王李琬看著這兩個最年長的兒子,不禁氣得直哆嗦。現如今他們這些皇子們一個個繁衍生息,底下兒子女兒一大堆,包括太子李亨在內,諸多皇孫當中能夠封郡王的,要不就是年長,要不就是母親出身尊貴,李俯和李偕便因為是嫡子,在天寶之初就封了郡王。可是,太子李亨此前被留在宮中形同軟禁,廣平王和建寧王兩個兒子卻還甘冒奇險擅自跑出十六王宅去替其奔走,如果是他榮王李琬碰到這種事情,難道還能指望李俯和李偕這兩個不成器的?
見兩個人魂不附體,想到自己這所謂的征討元帥一職,想到死得不明不白的李亨,李琬根本不認為李隆基會放心放權給自己。更何況他這一次的病來勢洶洶,突然得令他自己都覺得措手不及,此刻不由自主地將這場大病也往那些陰謀上靠。於是,面對兩個惶恐不安的兒子,他最終輕輕吐出了一句話。
“你們放心。”
這短短四個字,李俯和李偕全都不明白什麼意思,當然也不可能放下心來。然而,等到了次日一大清早,他們就立刻明白了。因為他們的父親,天子第六子榮王李琬,竟是在昨天夜裡就突然這麼病故了!難以置信的兩個人在病榻前雙膝一軟齊齊跪下,隨即伏地痛哭的時候,竟是不由自主地暗地裡互相交換了一個眼神,目光一交擊就迅速又挪開了。
當榮王宅的監院中官氣急敗壞地把李琬的死訊報到袁思藝面前時,這位內侍監只覺得腦袋都彷彿轟然炸開了。他不知道李琬這是真的病故,還是因為自己昨天說的那些話被人誤解了。他只知道現如今一切都難以挽回,而且還萬萬不能對天子隱瞞。這時候,他反而分外思念起高力士的存在,因為高力士如果還在,一切就有人頂了,可這種時候沒人能夠幫他,他只能硬著頭皮去呈報天子。
可出乎他意料的是,李隆基在得知這樣一個訊息之後,並沒有雷霆大怒,有的只是簡簡單單三個字。
知道了。
而當太子李亨以及榮王李琬雙雙暴薨的訊息隨之傳開之後,長安城中官民將卒全都錯愕難當。李隆基對於太子的不放心由來已久,再加上安祿山別有用心的喊出擁戴太子,頓時讓李亨的處境更加困難,所以,每一個人都對掛著征討元帥之名的李琬寄予厚望。大家並不是指望這位皇子文武雙全,只是希望皇族能夠推出一個人來號召天下臣民,可就是這樣微薄的希望也成了泡影。更離譜的是,很快就有訊息說,太子李亨竟然也偏偏在這種時候暴薨了!
據說,太子的兩個兒子,廣平王建寧王兄弟也死了!
甚至就連早已私底下計劃著進入蜀中避難的楊國忠,在得知這樣的訊息之後竟也是始料不及。李亨李琬兄弟和他八竿子打不著,什麼時候死都不要緊,可為什麼李隆基偏偏昏了頭,要在這種時候讓他們死了?這不是火上澆油添亂嗎?
心裡這麼想,楊國忠卻也萬萬不敢就這麼去向天子勸諫,畢竟高力士前車之鑑猶在。因此,得到潼關方面李承光的戰報,說是哥舒翰正在潼關大肆招募勇士協助防守,也許還能夠拖上一兩天,他就當機立斷前往興慶宮求見天子,一頭磕在地上,直截了當地拿出了自己的建議。
“如今長安岌岌可危,懇請陛下先行避難蜀中!蜀地民風淳樸,感念陛下恩德,只要陛下振臂一呼,便有千千萬萬的人願意追隨陛下討逆!臨走之前,命人六百里加急傳令朔方節度使郭子儀南下關中,和叛軍決一死戰即可!”
第1142章 君逃臣留
儘管這些年偏聽偏信,昏聵糊塗,但李隆基畢竟是當了那麼多年天子的人了,哪裡不清楚如今長安城絕不只是人心浮動,而是湧動著一種波詭雲譎的氣氛。自從那失徳失道的石碑出現開始,各種各樣詆譭他的神異徵兆就接連出現,而這一切都在安祿山這次起兵反叛後到達了最高峰。如果再年輕二十歲,不管楊國忠等人如何規勸,他都一定會御駕親征,藉助自己的多年聲望來力挽狂瀾,可現如今已經太晚了。
開弓沒有回頭箭,如果不痛下決斷,他將遲早被那些別有用心的人逼到懸崖邊上!
所以,對於楊國忠的建議,他在深思熟慮之後,竟是答應了,卻一再囑咐其嚴格保密,暫時不能讓其他人知情。而他自己則是命人召來了此前去緝捕安思順卻撲了個空,被自己勒令閉門思過的陳玄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