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一定要過癮”。你說我古板剛愎也好,高調倔強也好,說我擇善固執亦可,這是原則,原則向不出售。電視、電影拍不拍是他的事,甚至有沒有發表地盤都在其次,重要是寫自己想寫的,寫自己要寫的,寫自己可以寫的。連這點抱持都沒有就不如干脆加入娛樂圈當編劇,不然就索性棄筆。我始終認為:用認真寫作的大心力做事,簡直是如釋重負。
武俠的前路如何,不需知道,只求盡力。其實,連人類的前景怎樣,又有誰知道呢?我們只求做多少是多少,該怎麼寫就怎麼寫。
稿於一九九零年七月中旬:悉聞方自檳遷怡。
校於二零零四年十一月初:“少年無情”於“今古武俠版”首刊,“逆水寒”電視劇各地均收視高企,反應頗佳。
少年追命 … 第二十六集 下三濫
人最應該做的事就是幫人,可惜人最常做的事就是害人。
第一章 一朵鮮花插在劉芬頭上
第二章 我還小,我不過五十七
第三章 銳氣少年
第四章 老氣青年
第五章 年年失望年年望
第六章 事事無憂事事憂
少年追命 … 第一章 一朵鮮花插在劉芬頭上
這年,鐵遊夏二十八歲,內力修為,已至爐火純青的境界,而一雙鐵掌,也達到了前人未有的地步。他神充氣足,軒昂雍容,正是八尺昂藏鬚眉漢的全盛時期。
那月,他以迅雷之勢剛辦了幾件大案,已回到京師城東的住處,那天,他正在“舊樓”裡,面對著八百羅漢的塑像,和飛天、擊鼓、力士的壁畫,潛心修習那套連諸葛先生也並未練成的“一以貫之神功”大法。
那晚,諸葛先生忽至。
一般情形,總是諸葛先生遣人召見他,而今諸葛先生親來,必有要事,鐵手忙整衣冠,匆匆出迎。
諸葛先生一見到他就問:“你的‘一以貫之’練得怎樣?”
鐵手恭謹的道:“有難關。”
()好看的txt電子書
“可知世上為何有‘關’?”
“請教世叔。”
“你且說說看,不必客氣。”
“‘關’同竹上的節,能在節上生枝,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關節就是要害處。”
“‘關’是用來考驗人的。兵不刃血,輕鬆渡去,叫做‘過關’。從頭打碎,重新再來,大死一翻絕地再活,叫做‘破關’。能悟才能破,能破要能立,否則就只會‘闖關’,不能‘把關’了。雲門裡的關,大道透長安,只要常存平常心,常行一直心,便能大機大用,更進豈止一步?或退百步亦無妨!人生裡若是沒有這些‘關’,便如一泓死水,難有進境,所以真正的高手,會自設一些關頭,讓自己備受考驗,藉此得到磨練抵勵!所謂事事無憂事事憂,同樣處處無關處處關;自己不設關要闖,可能反給別人的關卡住了。同理,你要得到多少,可能端賴你能忍耐多少;你要獲得什麼,也看你能付出什麼。”
“是。”
鐵手聽得用心。
他是用心去聽的。
諸葛先生捋了捋銀髯,眯眯的笑開了:
“我來問你,”
鐵手專注得幾乎豎起了耳朵在聽。
“什麼是一朵鮮花插在牛糞堆上?”
鐵手一呆。
他不大相信自己耳朵所聽到的。
──諸葛先生怎會問他這樣子的問題!
“你答我。”
“你問的是──”
“什麼是一朵鮮花插在牛糞堆上?”
諸葛先生有點不耐煩的重覆了一次。
“那是說……”鐵手試圖整合一下他的意思,“那是用以譬喻一個美麗的女子卻嫁給一個配不起她的男人。”
“一般人是這樣比喻,”諸葛先生緊接著道,“可是,你可知道本來這句諺語是怎麼說的?”
鐵手老老實實的答:“不知。”
“這一句原本是:好一朵鮮花插在劉芬頭上。”諸葛先生再細加強調,“劉芬,劉邦的劉,芬芳的芬。劉芬是哲宗時的一位大商賈,家財萬貫,他原就是出身於富貴之家,加上善於攢營,取得絲鹽販賣專利,更加暴發,常以一擲千金,用來結交官宦,所以朝中大臣,皇親國戚,他莫不攀附,可以說是滿朝文武,多與他交好,不過,他有時也賑米佈施,偶爾賙濟貧病,搏取美譽;但不論怎麼說,他的權力愈大,權勢愈高,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