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和運輸上的落後,俄國戰敗。
1859年法國為了制衡俄羅斯,阻止其再次南下,鼓勵奧斯曼的兩個藩屬公國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合併為羅馬尼亞聯合公國,並於1877年,羅馬尼亞王國脫離奧斯曼藩屬獨立。
羅馬尼亞人雖然在200多年後成功復國,然而這並不是他們自己爭取的結果,只是大國在巴爾幹博弈的妥協產物,在英法看來,羅馬尼亞只是俄國與奧斯曼之間的緩衝區,遲滯俄國在東南歐和地中海方向的擴張。
斯拉夫人在歐洲的分佈,可見羅馬尼亞不光是幾大國相爭之地,也位於三大斯拉夫民族之間,而羅馬尼亞人認為自己是羅馬人的後裔。
此時的羅馬尼亞主體由於其宗主國奧斯曼長期發展停滯,且自身遠離西歐工業化與現代化中心,儘管羅馬尼亞擁有大量的糧食和石油資源,但自身貧弱,無力收復大羅馬尼亞剩餘的特蘭西瓦尼亞(奧匈帝國統治)與比薩比拉亞(今摩爾多瓦,俄羅斯帝國統治)。
1859…1878年,隨著國家的建立與西歐民族主義思潮的影響,羅馬尼亞民族主義開始勃興,羅馬尼亞的的近代化和建立統一羅馬尼亞民族國家的政治目標逐漸被確立。
奧匈帝國統治下的多民族混居之地特蘭西瓦尼亞,隨著羅馬尼亞人與其他民族接觸,以及後來匈牙利貴族統治下對羅馬尼亞人在政治上的壓迫,以羅馬尼亞語為母語的人們的羅馬尼亞民族意識逐漸高漲,渴望脫離奧匈帝國,與已獨立的羅馬尼亞王國合併。
可見大量的羅馬尼亞人還在奧匈和俄國的統治之下。
然而在大羅馬尼亞的另一塊失地比薩拉比亞,俄羅斯化政策在上流社會中取得了一定效果,羅馬尼亞人地主在籠絡政策的影響下被俄羅斯化,俄羅斯向他們開放政府高階職位,雖然廣大農民受影響甚微,但他們對民族問題也甚少關心。
因而比薩比拉亞的羅馬尼亞人整體上沒有強烈的擺脫俄羅斯統治並回歸羅馬尼亞的意識。
現年正好四十週歲的卡羅爾一世是在1869年與維德的伊麗莎白結為夫婦的,二人並於1870年9月27日生下瑪麗亞公主。4年後小公主不幸去世,從此他們再無其他孩子。
由於他在政治上親德,故在普法戰爭期間大失民心。
1871年的一場革命幾乎迫使他退位。
但在俄土戰爭期間,由於他在普列文戰役中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重新贏得了人民的擁護。
華皇很欣賞卡羅爾一世的一點是這個人很像崇禎皇帝,華皇很喜歡華國明朝的崇禎皇帝。
和崇禎皇帝一樣,卡羅爾一世是一個被磨練的很嚴厲的人,道德標準非常高。
卡羅爾一世的夫人伊麗莎白笑著對卡特莉娜卡芙公主說:“大公的生活很規律,每天起床,睡覺,甚至穿衣,吃飯,都是定好了的,從來不會改變。”
熱的卡特莉娜卡芙公主和凱瑟琳一起捂嘴笑,趙輕蘿和潔格格,李泰熙三人沒有聽懂,在卡特莉娜卡芙公主翻譯了之後,也都微微一笑。
一個到了國家最高階別的人,活的像是一個軍營計程車兵,這是華皇要求自己的行為,但是又從來無法做到的一種行為。
華皇能早睡,卻無法做到按時早起,不光是因為華皇的年紀,實際上,現在華皇的年紀已經不小了,9歲的人,但是他仍然時常晚睡晚起。
眾人談談笑笑,不知不覺就到了卡羅爾一世睡覺的時間了,華皇才盡興而歸。
卡羅爾一世親自將華皇送到宮門口:“明天邀請陛下參觀布加勒斯特的工廠,還有我們的海軍艦隊。”
華皇一汗,心說你們羅馬尼亞王國就那麼一點點海岸線,幾百裡能搞出什麼名堂?
【1190 曾紀澤有點懵】
而且,華皇的統計局在歐洲的網路相當密佈,情報工作做的非常細緻,華皇知道,羅馬尼亞王國有自己的海軍,只是只有幾條岸防巡洋艦,還是輕型巡洋艦,連華國的海軍都比不上。
不過,既然人家邀請了,華皇也不便不給面子,笑著答應了。
在18世紀中,巡防艦是一種卓越的巡洋艦種。巡防艦是一種既小、又快、長距離、輕武裝(單層炮甲板)的戰艦,主要用來偵查,運送信件,破壞敵方貿易線等等。
另一種主要的的巡洋艦種是單軌縱帆船,不過其他各色各樣的船隻也被當作巡洋艦使用。
在19世紀,各國海軍開始使用蒸汽動力戰艦,在十九世紀四十年代時,開始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