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部分

素。這樣,就可以在勞動生產率增長的前提下增長工人的工資了。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工資差別理論】

英國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Adam Smith)及其主要繼承人大衛•李嘉圖(David Ricardo)的工資差別理論認為,造成不同職業和僱員之間工資差別的主要原因是職業性質和工資政策。職業性質對工資差別的影響有五個途徑:

(1)使勞動者的心理感受不同:有的職業讓人愉快,有的職業讓人厭煩;

(2)掌握職業要求的難易程度不同:有的職業很容易學習和掌握,有的很難;

(3)職業的安全程度不同:有的職業風險大,安全係數低,有的職業沒什麼風險,十分安全;

(4)承擔的責任不同:有的職業承擔的責任大,有的則很小;

(5)成功的可能性不同:有的職業容易成功,有的職業容易失敗。

所以他認為,那些使勞動者不愉快、學習成本高、不安全、責任重大、失敗率高的職業,要付給高工資。。 最好的txt下載網

【邊際生產力理論】

英國新古典經濟學派代表人物阿爾弗雷德•馬歇爾(Alfred Marshall,1842…1924)和美國經濟學家約翰•克拉克(John B。 Clark)的邊際生產力理論以“經濟人”人性假設為前提。這個理論的基本觀點是:

(1)人總是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

(2)在完全自由競爭的市場上,僱主總是力求他的每一種生產要素都獲得最大利潤,以至於每一種生產要素在生產中都能得到最佳配置;

(3)勞動力的最佳僱傭點,就在勞動者的邊際收入(新增工人使企業總收入增加的部分)等於勞動力的邊際成本(新增工人使企業總成本增加的部分)的那一點;

(4)工資取決於勞動的邊際生產力,僱主僱傭的工人的邊際產量等於付給他的工資,也就是勞動力的邊際收入等於勞動力的邊際成本。

由於不存在完全自由競爭的市場,所以事實上,工資並不一定等於勞動力的邊際生產率。但這個理論有助於揭示工資水平與勞動生產率之間的關係,它證實,增加勞動力數量會使實際工資水平下降,增加資本數量則有可能使實際工資水平提高。

【集體談判理論】

約翰•克拉克(John B。 Clark)的集體談判理論的主要觀點是:

(1)在一定程度上,工資是勞動力市場上僱主與僱員之間集體交涉的產物;

(2)透過雙方的集體力量討價還價,以及公平、合理的交涉,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壟斷,而且還有助於降低混亂競爭給雙方造成的無謂損失;

(3)工會的談判力=僱主不同意工會條件的成本/僱主同意工會條件的成本。前者如罷工引起的損失,後者如加薪。

這只是一種短期的貨幣工資決定理論,遭到的攻擊主要是:它與邊際生產力理論相背,只是一種不嚴謹的實用主義解釋。

儘管如此,它仍然是集體談判制度以及工會作用的理論基石和實踐總結,對今天的工資制度乃至勞動制度都有深刻的影響,比如我國推行的集體勞動合同制度。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二元經濟學理論】

20世紀5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路易斯•凱爾索(Louis Kelso)觀察到,當社會變得越發工業化時,資本要素對生產的貢獻要大於勞動,而現存資本主義主流企業制度的主要問題是,儘管所有的工人擁有他們的勞動,但擁有資本並能夠取得資本收入的卻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工人在總體上只能從勞動中獲得收入。資本主義雖然能夠創造出經濟效率奇蹟,但它卻不能創造出經濟公平。資本的急劇集中和貧富差別迅速擴大,由此造成社會的分配不公已成為美國社會潛藏的巨大危機。

他於1958年提出“二元經濟學理論”,發表在與著名的哲學家阿德勒(Mortrimer Adler)合著的《資本主義宣言:如何用借來的錢讓8000萬工人變成資本家》一書中。按照他的理論,生產要素只有兩種:資本與勞動。他宣稱,員工持股是“民主的資本主義“。其理論要點有三:

(1)凱爾索從分析不同時期資本、勞動兩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