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6部分

“呵呵,沒問題沒問題,這當然應該照辦了,不然的話,大家都不出錢,祠堂裡的事情誰理呢?”王氏宗親說道。

李氏宗親也急忙說道:“對對對,這事情就需要這麼辦,看不出來知府大人年紀輕輕的,倒是很懂規矩啊,現在年輕人和知府大人一樣的不多了,呵呵。”

張玉豪有些無語,陳世青也太狠了吧,直接扣人家一半的工錢,這不是要逼人發瘋嗎?雖然說這個錢是交給宗族祠堂的,但是你讓工人接受,怕是很難吧,平常也就算了,這個時候人家剛剛獲得了新生,你是不是太狠毒了點?

陳世青就是要這麼狠毒,在清朝或者說可能在整個古代,家庭的財政權力都是不分離的,都是家庭的老人一手把持著。直到清朝末年,還有兒子想要動用家裡自己的存款,被老爹告狀告到衙門去,結果判定兒子是偷盜,最後差點沒給問斬,這看似不可思議的事情,就真實的發生在距離我們爺爺輩不遠的那個時代裡。

雖然也有例外,但是更多的不是例外,而是事實。

後來本朝能夠席捲天下,不能不說高舉對封建時代的一些弊病的嚴厲打擊,贏得了民心,這些事情,如果發生在現代人的身上,現代人恐怕都能起義了吧?開玩笑,我賺的錢我沒有支配權,我的性命,婚姻都由宗族和長輩做主等等,這簡直不是人過的日子,或許當時那個年代的人是沒有辦法,但是有了辦法的話,沒有人願意去答應。

陳世青就不相信這個時代的人,抗壓能力可以強大到這個地步,一半的錢被人扣去了,你還能忍?如果這樣都能忍的話,那陳世青也沒辦法了,只好放棄這個策略,改換別的方式,不過,陳世青有這個自信,他絕對可以藉此機會,壓縮宗族力量,擴大城市人口,擴大朝廷對人口的管理比例,更大程度的發掘民力。

提起甲午戰爭,國人無不痛心疾首,很多人都說,中國是在絕對的優勢下輸掉了戰爭。有的人會說,三大艦隊,還有許多的軍艦沒有上戰場,全國大量精銳都沒有派到東北和山東戰場上去,又說慈禧要是不把錢拿去辦大壽修頤和園,就滅了日本了,等等等等。

總之,大家都不服氣,覺得這一仗輸得不可思議,其實拋開這些東西,看一些別的資料,或許你會有不一樣的感覺。很多人都覺得,明治維新之後,才是日本發展起來,拜託落後形象的時代開始,此前他們和中國比,基本等同於部落水平。

事實上是這樣嗎?完全不是啊,根據資料解讀來看,在乾隆五十五年,日本的人均GDP已經超過了中國,只是總量落後而已,並不是大家想的那樣的貧困,說日本軍隊沒有糧食吃都餓死了,而中**隊有歐洲最先進的大炮卻不戰而投降那般的巨大差距。

日本人的人居壽命根據資料解讀,在嘉慶初年,就是三十四歲,歐洲是三十六歲,美國和加拿大是三十九歲,和歐美差距已經很小了,而中國人均壽命,只有二十四歲!人均壽命落後了人家十年,你還談什麼領先,談什麼強大?這不扯嗎?

而日本學習西方文化,也不是大家想的是在明治維新之後才開始,而是在乾隆年間就已經極為興盛了,對荷蘭文化科學技術的學習,在日本形成了一股蘭學風潮,甚至比學習中國文化的人數還多了,很多人開始鄙棄中國文化。

接觸外界和學習外界是日本的長項,他們總是願意不顧一切的去學習一切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文化,而且不管有任何阻力,都拼到底,不會半途而廢。當他們看到了更為先進的歐洲的時候,立刻就拋棄了中國,當他們已經開始全盤西化的組建軍隊,改組政府體制,建立工廠和現代化學校的時候,中國卻在清朝的統治下逐步倒退,差距已經拉開了!

甲午戰爭只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日本在此之前,早已經在發展水平上領先了中國一百年之久了!他們輸的,只是一點,資源匱乏,人口稀少。

也許有人會覺得還是冤枉,畢竟我們人多勢眾,總量大,怎麼就能輸給了日本呢?你是比我人均高一點,那我十個人打你一個怎麼也不應該輸啊!

這就是關係到最後一點,城市化率。

日本和中國一樣,地方也有強大的自治權力,對抗官府和中央政府很嚴重,北方的蝦夷人比中國的西北和藏地人還難管轄。而各地的鄉村裡,也都是一群自以為是不把官府當回事的武士家族們,但是,人家日本城市化率高啊!

中國人口是日本十倍,但是日本在乾隆末年,有百分之十二,中國只有百分之三!這是按照一萬人規模的城鎮計算的,如果是按照五千人的城鎮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