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天,洪秀全為了鼓舞士氣,在長沙造出天王玉璽,假稱是上天賜予,藉以鞏固自己的神權。
這時候,徐廣縉剛到湘潭,幕僚們建議他帶兵北進,與長沙的守軍前後夾攻,消滅太平軍。另一些幕僚則為總督尋找不出兵的藉口,說什麼賽尚阿在長沙城,總督不宜逼他出戰。於是,徐廣縉只是派遣前軍將領福興領兵駐紮在蘄家河,不再前進。
江忠源對清軍的現狀十分惱火,為了說服上峰採納他的軍事部署,親自趕赴湘潭,力請徐廣縉下令對太平軍合圍,卻沒能說服這位膽小的總督。
太平軍攻打長沙時,距長沙約一百里的瀏陽和湖北東南角上的通城,都有會黨趁機起事。這兩個縣都與湖南的平江接壤。平江知縣林源恩把他的轄地管理得如死水一潭。他下令盤查行人,防守關隘,會黨無法活動。
江忠源認為這位四川達州人是個軍事人才,便向清廷保奏,賜給他知州官銜。江忠源還寫信告知他的書生朋友,說林源恩可以帶兵打仗。
太平軍對長沙的攻擊,是這支軍隊舉義以來歷時最久的一次攻堅戰,前後進行了兩個多月。而江忠源的楚軍,則是第二次參與省會城市的防守。太平軍如此下大力攻打長沙,顯然是為了復仇,而江家軍不遺餘力地保衛長沙,則是為了守住家鄉的省會,雙方各有一種拼死的動力。
但是,就太平軍要實現的大目標而言,佔領長沙,畢竟並不具有戰略的意義。他們在半年前放棄了對廣西省城的圍攻,就是為了揮師北上。現在放棄湖南的省城,繞道繼續北上,應該是較為明智的選擇。事實上,他們已經在長沙城下浪費了寶貴的兩個多月時間,使清廷得以從各地調集兵力防堵他們北上的道路。
洪秀全為了實現太平軍推翻清廷的戰略目標,決定結束對長沙長達八十一天的圍攻。他的起義軍經不起曠日持久攻城的消耗。
在此之前,巴陵人晏仲武來到長沙,請求太平軍進軍嶽州。晏仲武曾到廣西參加洪秀全的拜上帝會,回湖南之後,組織親族和附近農民,手執黃旗,頭系紅巾,自稱東王,活動在長沙以北的新牆河一帶。他告訴洪秀全,他的部隊可以在嶽州接應太平軍。
11月30日,有一名自稱姓劉的太平軍,投到江忠源的營中,說太平軍正在對準天心閣挖掘地道。向榮連忙寫信給張巡撫,叮囑城內守軍嚴加戒備。接著發現那名姓劉的太平軍不見了,四處搜尋不得,才知道他是太平軍的諜報人員,故意來謊報軍情的。
當夜二更,長沙城南起火,空中颳起一股旋風,挾帶幾點急雨而過。洪秀全一聲令下,太平軍從長沙撤圍,從浮橋渡過湘江,向西推進。他們取道龍回潭,奔赴寧鄉。為了迷惑清軍,又派出小股部隊向南行進。 。 想看書來
1852年(咸豐二年)(17)
向榮果然中計,以為太平軍向湘潭挺進,連夜傳令,命令東岸清軍全部開往湘潭。和春接到軍令,與江忠源的楚軍一起向南追趕,不知太平軍大部隊已經開往寧鄉。
21
太平軍從長沙城下撤退,組織得井井有條,悄無聲息,長沙城的守軍毫無察覺。
12月1日清晨,長沙城上的軍士瞭望太平軍軍營,覺察不到任何動靜,懷疑其中已經沒人了。有人大叫:“賊軍撤走了!”將帥聞報,個個驚愕,狐疑而又懼怕,還不敢相互道賀。下級官吏和士民則互相慶賀,評功擺勞,並不關心太平軍往哪裡去了。
總督和巡撫都在揣摩太平軍的去向。徐廣縉得到情報,說太平軍去了寧鄉,於是派兵防守湘鄉。這樣一折騰,太平軍得以集合隊伍,一隊接著一隊,從容不迫地行軍,途中沒有遇到任何阻攔。
這時候,人們議論紛紛,有人說:“和春的部隊被買通了,放走了太平軍。”又有人說:“不對呀。如果太平軍不怕官軍,怎麼會向官軍行賄呢?”
長沙解圍後,清廷將左宗棠委任為知縣,並給了他五品同知的官銜。鄧紹良由都司升為總兵。
黃冕由於守城助餉有功,清廷恢復了他原來的七品官職。此後,他主持長沙火藥局,在城隍廟內鑄造火炮,製造火藥。他設計製造了一種“劈山炮”,經試射,射程和殺傷力都超過了以往的各種火炮。這是後話。
12月2日,太平軍攻佔益陽,奪得幾千艘民船,駛出臨資口。他們沒想到這地方已有防備,水道里剛剛紮下了木柵,並有石塊填塞,舟船無法透過。
楊秀清分派兵力從陸路奔赴湘陰,三十歲的乾州人楊載福率領綠營兵在這裡防守。他從小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