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94部分

開放工商,棟樑謀利,以穩待變的國策。但這都只是大面上的精神,具體該怎麼調節,還存在很多問題。

滿人有滿人的利,朝堂有朝堂的利,地方有地方的利。怎樣協調三者的利是一項大工程,若是分勻得不好,三方衝突,不等南蠻北伐,自己就先散了架。

總理大臣衍璜出聲了,就一幫漢臣在太后耳邊呱噪,出的主意顯然都不利於滿人,“國策還有何疑問?太后已準了以內務府統管一國工商事,金融、貿易、礦冶、糧鹽茶馬等業都發執照運營,除了內務府皇商外,民人買執照,受內務府監查,也可運營。南蠻工商入大清,均由內務府接手,與內務府分潤股份。”

“設於各關隘的省關由戶部直管,地方厘金局則由厘金事務衙門直管,利之權柄都握於中樞,一國方能穩,這都很清楚嘛,還有什麼可惑的?”

衍璜所列的國策是嘉慶皇帝即位後,大清所行的新政。要義是將工商、厘金乃至南蠻入大清之利都握於中樞。明面上是開放工商,實際上是將過去那套皇商和官商制度以執照形式公開並且統一化。

內務府、戶部以及各省手中所握的行業權全部集中於內務府,由太后所委任的內務府班子統籌管理。這些收益都用來供養滿人,內務府為此擴充建制,設立的各業督管衙門,又給了滿人大量差遣。同時獲得執照的皇商官商們也必須在產業裡設立監理,由內務府所派遣的滿人充任監理,監督帳目和業務運轉。

除了皇商官商,民人也獲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