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顯示,阿里軟體以63。7%的絕對優勢穩居行業第一,排名第二的廠商僅佔據6。3%的市場份額。而創造這個奇蹟般的增長速度,阿里軟體用了僅僅10個月的時間。

阿里媽媽:“廣告也是商品”

阿里媽媽:“廣告也是商品”

2007年8月12日,阿里媽媽開始上線運營。上線當天便公開自己“讓天下沒有難做的廣告”這一使命,並喊出“再少的錢也能結算”、“再小的網站也能賣廣告”的口號。透過首次引入“廣告是商品”的概念,阿里媽媽讓廣告第一次作為商品呈現在交易市場上,讓買家和賣家之間的交易變得透明、自由起來。

2007年11月20日,阿里巴巴集團正式宣佈,試執行百日的阿里媽媽網站建立的網上廣告交易平臺已獲驚人成長,彙集了超過15萬家中小網站和超過13。5萬的個人部落格站點,超過38萬個廣告位,註冊會員超過100萬,覆蓋中小網站總流量超過10億PV/天,一舉成為中國最大的網上廣告交易平臺。

2007年11月底,淘寶宣佈將於2008年在阿里媽媽的廣告聯盟中投入5000萬元預算,而廣告費所購買的網路廣告位都將從阿里媽媽的“廣告超市”中選擇。

據說,阿里媽媽的成立最初是為了報答中小網站為“淘寶網”成長之初所施之恩。“網際網路如果被大網站壟斷,就失去了網際網路的精神。我們致力於打造網際網路的生態鏈和生態環境,需要各式各樣的中小網站更好地發展。”又是這樣一種共贏的心態,幫助阿里集團再一次成長起來。

基於本土網際網路廣告服務模式的創新,阿里媽媽正在一步步形成它對網際網路的影響。其自訂價格、自由買賣、平等協商、支付寶中介等服務使得個人站長在初期蜂擁而至,短短兩個月就聚集了幾萬個人網站,為後期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這些表面背後的深層次原因,是馬雲對團隊精神的註釋,以及對個人站長群的重視。

“讓天下沒有難做的廣告”,儘管阿里人聲稱他們處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人們卻已經開始明顯感覺到阿里集團的影響力了:“阿里巴巴就像是一條章魚,透過不同的觸角抓到不同層次的客戶需求,阿里集團通吃中小企業的一切需求,從生產、銷售、推廣甚至企業管理,阿里巴巴都想做,並且已經開始做了。”

2007年12月2日,由《計算機世界》報社、計世網主辦的“2007中國IT兩會”之計算機世界網際網路年會在北京召開,阿里媽媽以“狀元”身份意外地摘下了當日評選的重量級大獎—“中國網際網路最具價值專案獎”,而那時,它才剛剛走完3個多月的歷程。

30歲之前的苦樂年華

第二章

30歲之前的苦樂年華

馬雲是個善於創造奇蹟的人,就像他酷愛的小說大家金庸筆下的男主人公一樣:天資聰穎,卻不得不經歷諸多挫折,始成大器。

如同馬雲經常所說的:“如果馬雲能夠成功,那麼80%的人都能成功。”這位語出驚人的CEO還有一句名言:阿里巴巴以後如果有可能,要出一本書,書名為《阿里巴巴的1001個錯誤》。可以推斷,一路走來,馬雲有過許多艱難困苦,就像唐僧取經,必定要經受九九八十一難。

九九八十一難從哪裡說起?讓我們回到他的童年與少年時代。

愛打架:該出手時就出手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任何戰爭都是兩敗俱傷,打架也如此,但偏偏馬雲不這樣認為。

馬雲是個快樂至上的人,工作很辛苦,但馬雲很快樂。打架很“快樂”,所以馬雲愛打架。奇怪的邏輯,但很真實,很貼近馬雲的童年人生。

常常為朋友而戰

常常為朋友而戰

豈有豪情似舊時,花開花落兩由之。1964年9月10日,在杭州美麗的西子湖畔,馬雲出生在一個十分普通的家庭。

馬雲的母親曾經在蘇州工作過,是唱蘇州評彈的,她十分喜歡琵琶,馬雲的父親也從事蘇州評彈工作,於是馬雲自小就跟著父母講蘇州話,也因此對蘇州特別有感情。

都說蘇州有兩種人,一種人特能說,一種人特能聽。也許是因為自小就在家中聽父母唱蘇州評彈,得益於此,馬雲從小就練就了一身硬本事:用最通俗直白的話語、最簡明易懂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不過,兒時的馬雲並不是一個喜歡玩弄“嘴皮子”的小孩。幼年的他和許多同齡的男孩一樣,在人們的眼中都是那種典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