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一九頁一0行乃與少子疾避亂琅邪按:殿本考證謂魏志嵩少子德。
二五二一頁五行*(將軍)*侍御史護喪刊誤謂按超贈將軍爾,不可使將軍護喪,明衍二字。今據刪。按:張森楷校勘記謂治要無“將軍”二字。
二五二二頁四行輸作右校按:張森楷校勘記謂案輸作者皆左校,此獨右校,待考。
二五二三頁四行京兆尹袁逢於旅舍閱參車三百餘兩按:李慈銘謂治要“車”下有“重”字。
二五二四頁二行其本魏郡人按:校補引錢大昭說,謂“其”下疑脫“先”字。
二五二四頁七行增邑三千戶按:校補謂“邑”下蓋脫“至”字。此並前六百戶合為三千戶也,否則下文增邑四千六百戶,並前不止七千六百戶矣。
二五二八頁五行節等宦官佑薄按:集解引周壽昌說,謂“佑薄”之“佑”,恐應作“祜”,蓋呂強原疏避安帝諱也。
二五二八頁八行陛下或其瑣才汲本、殿本“或”作“惑”。按:或與惑通。
二五三二頁二行以為所獻希之導引也按:“希”字無義,必有誤,刊誤謂當作“物”。
二五三三頁一一行下邳徐衍按:集解引惠棟說,謂袁宏紀“衍”作“演”。
二五三三頁一一行汝陽李巡按:集解引惠棟說,謂“汝陽”經典序錄作“汝南”。
二五三三頁一一行北海趙佑按:集解引惠棟說,謂袁宏紀“佑”作“裕”。
二五三四頁三行黜為關*(中)**'內'*侯按:殿本考證謂何焯校本“中”改“內”。
今據改。
二五三五頁一行郎中中山張鈞按:集解引惠棟說,謂袁宏紀“郎中”作“中郎將”,“鈞”作“均”。
二五三五頁八行後中常侍封諝徐*(奏)**'奉'*事獨發覺按:“徐奏”當依皇甫嵩傳作“徐奉”,通鑑亦作“徐奉”,各本皆未正,今改。
二五三五頁一一行狄道諸郡按:集解引錢大昕說,謂狄道非郡名,當雲“隴西”。
二五三六頁九行故聚為私臧復*(臧)*寄小黃門常侍錢各數千萬據李慈銘說刪。
按:李雲治要無下“臧”字,是也,當據刪。
二五三六頁九行張常侍是我公汲本、殿本“公”作“父”。按:通鑑作“公”。
二五三七頁五行形象兆見按:“形”原鬥“刑”,徑據汲本、殿本改正。
二五三七頁一二行三*(世)**'代'*以嬖色取禍據汲本改。
二五三八頁一行故少主憑謹舊之庸按:“主”原鬥“王”,徑改正。
二五三九頁一行由辨之不早辨也按:兩“辨”字原並鬥“辯”,徑改正。
二五三九頁一行蓋言慎也按:“慎”原鬥“順”,徑改正。 後一頁
後漢書卷七十九上 儒林列傳 第六十九上
昔王莽、更始之際,天下散亂,禮樂分崩,典文殘落。及光武中興,愛好經術,未及下車,而先訪儒雅,採求闕文,補綴漏逸。'一'先是四方學士多懷協圖書,遁逃林藪。自是莫不抱負墳策,雲會京師,範升、陳元、鄭興、杜林、恚Ш輟⒘趵ァ⒒溉僦�劍�條嘍��S謔橇⑽寰�┦浚�饕約曳ń淌冢�子惺�⒚稀⒘呵稹⒕┦希�惺榕費簟⒋笮∠暮睿��搿⒙場⒑��翊笮〈鰨�呵鋂稀⒀眨�彩�牟┦浚��2畲巫芰煅傘�
注'一'禮記曰:“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車,而封黃帝之後於薊。”
建武五年,乃修起太學,稽式古典,籩豆乾戚之容,備之於列,'一'服方領習矩步者,委它乎其中。'二'中元元年,初建三雍。明帝即位,親行其禮。天子始冠通天,'三'衣日月,'四'備法物之駕,'五'盛清道之儀,'六'坐明堂而朝髃後,登靈臺以望雲物,'七'袒割辟雍之上,尊養三老五更。饗射禮畢,帝正坐自講,諸儒執經問難於前,冠帶縉紳之人,圜橋門而觀聽者蓋億萬計。'八'其後復為功臣子孫、四姓末屬別立校舍,搜選高能以受其業,自期門羽林之士,悉令通孝經章句,匈奴亦遣子入學。濟濟乎,洋洋乎,盛於永平矣!
注'一'籩豆,禮器也。竹謂之籩,木謂之豆。幹,盾也。戚,鉞也。舞者所執。
注'二'方領,直領也。委它,行貌也。委音於危反。它音以支反。
注'三'徐廣輿服雜注曰:“天子朝,冠通天冠,高九寸,黑介幘,金薄山,所常服也。”
注'四'續漢志曰“乘輿備文日月星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