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9部分

不敗道:“我蘇轍只是宋國川蜀之地的一名窮酸腐儒,得蒙聖上拔擢,現今忝居相位,暗自慚愧。可既然老夫身為大宋子民,自然得為皇上分憂,雖然自己才疏學淺,也唯有擔負重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以報皇恩。而老夫早就聽說東方先生出生於我大宋河北境內,乃當世青年才俊,文武雙全,智勇兼備,卻不知為何偏要跑到他遼國去做統兵高官,而今助胡人來壓榨我宋國百姓?”

東方不敗暗想:“嘿,原來你們想在皇上見著我之前先殺殺我的銳氣啊!我是大明朝的河北人,可不是你大宋朝的河北人,這一點……我給你說了你也不會明白的。不過你蘇轍位極人臣,乃是百官之中的第一號人物,若不先難倒你,如何能說服趙煦小兒把欠款還清?”

於是答道:“蘇相爺此言差矣。首先,我東方不敗的的確確不是出生在宋國,還望各位明鑑。其次,這‘助軍旅之費’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乃是當年我大遼聖宗陛下,與貴國真宗陛下白紙黑字寫在‘澶淵之盟’上的,今年貴國逾期未付該款項,我來催索,怎麼能說是壓榨宋國百姓呢?”

蘇轍搖頭道:“既然是這樣,東方先生可就自相矛盾了。一則你既然生於河北境內,焉能不是我宋人?二則當年遼國鐵騎入侵我大宋,拿下宋國境內多個城池,直逼我京師,幸得真宗陛下英武聖明,寇準大人指揮得當,軍民上下一心,這才止住了遼軍的攻勢,逼來犯之敵簽下了停戰條約,結了‘澶淵之盟’,而條約的內容本就包含我宋*民的屈辱,先生今日來催促我國履行條約,當然是對我國百姓的盤剝。”

正文 第三百一十二章 血濺皇廷(二)舌戰

更新時間:8…27 0:28:27 本章字數:2618

(今天繼續感謝書友“事組則圓”的打賞!我的作品《天龍不敗》釋出了新章節《第三百一十二章血濺皇廷(二)舌戰》,)

蘇轍頓了一下,接著說:“東方先生,老夫聽說過你協助大遼皇帝平定叛亂的豐功偉績,可見你真是濟世之才啊!先生如今既然在遼國身居高位,就該為宋遼百姓牟利益,保境安民,除害滅賊。可為何自從先生當上了遼國兵馬大元帥,就整軍備戰,對我國虎視眈眈。如此一來,豈非辜負了你身為宋人的身份,令兩國百姓大失所望?老夫的話愚魯直率,請先生不要見怪!”

東方不敗聽罷,無聲地笑了笑,說道:“蘇相爺非要當小可是宋人,那也很好,說明蘇相爺不把小可當外人。可是相爺說我國的軍隊如虎狼,難道貴國計程車兵就似兔羊嗎?”最後一句話說得擲地有聲,讓在座的宋國官員無不悚然一驚。

東方不敗環顧四周一下,接著說:“相爺可知一個人得了多年的痼疾,應當先給他喝點稀粥,同藥一起服下。等到他肺腹調和、形體慢慢養得安穩些了,再用肉食補養,加上效力強的藥治療,這樣病根才能除盡,人得以全面康復。如果不等病人氣脈緩和,就給他吃烈藥和味道厚重的食物,想要求得平安,實在就難了。”

“貴我兩國近年來劍拔弩張之勢愈演愈烈。雙方士兵互相到對方的地界上‘打草谷’,平民百姓也是互相仇殺不斷。前些日子,我國經歷內亂之際。貴國數十萬精銳之師便向宋遼兩國邊境集結,大有趁火打劫之勢,戰事一觸即發,這兩國的關係麼,正像是一個人到了病重危急的時刻。”

“幸得貴國太皇太后老成持重,極力維護和平大局,加之吾皇聖明。以雷霆手段迅速平叛,才免去了一場宋遼間的兵兇之禍。小可自領大元帥一銜以來,也是為貴我兩國的太平殫精竭慮。整軍經武,不過是為了鞏固和平。這‘以戰養和’的道理,諸位不會不懂吧?”

“於小可來講,‘戰’是手段。‘和’是目的。在保了我遼境之後,安貴我兩國之民才有了基礎。在此基礎上,小可又出臺了不少利民惠民的新舉措。別的不說,這廢除‘打草谷’一事總不能算假吧?”

“但就是在廢除‘打草谷’後,貴國卻拖欠盟約上的款項不給,擺明了要挑起事端。依我看來,這‘辜負身為宋人的身份,令兩國百姓大失所望’的罪名。應該由貴國朝堂上為皇帝出了這‘欠債’餿主意的人承擔。”東方不敗一番話,說得蘇轍沒有一句可以對答。

這時座中一人忽然高聲問道:“哼。貴國治下的‘幽雲十六州’,原本就是我大宋的領土,只不過百年前被大漢奸石敬瑭割讓給契丹人了,其地界上的稅收能值多少‘助軍旅之費’,自是不必說了,如今就算我主在宋遼邊境上屯兵百萬,列將千名,虎視眈眈要趁亂進攻大遼,也只不過是收回失地、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