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豢養成型。豢養他脾氣的人,執著地要從他身上得到回報!
只要他身邊有小人,只要他身邊有奴婢,只要他身邊有盲從的人,他就一定在小事上失控,在細節上折腰!
習慣成就了他,習慣也成了殺手
那些曾經助其成功的習慣,卻正在成為殺手,扼殺他新鮮的第一眼,扼殺他的求知慾和創造性。
一個企業家,當年帶著十幾個人,幾萬元現金,靠自己的思維,靠戰略眼光,靠空前的機會,靠無中生有的創造,建立起了偌大的商業帝國。隊伍在龐大———一支2000多人的隊伍,每天千頭萬緒的工作,而他的時間往往被一些無謂的事情所佔據!於是他找到了一種辦法,這就是所有要跟他見面談論報告情況的人,都要把自己的想法整理成文字。他最厭煩不經過思考和沒有準備的談話,尤其是跟部下。他有個邏輯,如果你都不捨得花時間把自己的意思用文字表達清楚,見面也沒什麼好談的。
這個習慣,幫他節省了不少時間,提高了不少辦事效率,他的團隊也在這種碰撞與交流中成長。當然,一起成長起來的,還有另外的東西!
矯飾造作由此而生。文字是經過人揣摩後的東西,部下首先要揣摩的是老闆的心態。於是所有的事實都經過了過濾,事情的本來面目,慢慢地被人淡忘,而那些可以換得老闆開心的東西卻湧上前臺。哪怕是危機事件的轉述,也遮蓋掉了實情的本原,變成了表示忠心的機會。這有點類似過去的皇帝,沒辦法,所有的奏章、言詞都經過了曲解加工,哪裡還有本原!
新鮮的第一眼從此離他而去。他極大地獲得了資訊,開闢了資訊渠道,可也同時被資訊包圍。堆成山的文字報告都等著他的處理,加班加點、工作到深夜還常常不能準時反饋。結果,他總是急急忙忙地要報告,報告上來了卻被其他事情擋住了。任何東西都替代不了人的眼睛。當然有不少表演,可是透過眼神,人們還是能夠抓住一些本質的東西。他被自己製造出來的文山會海給擋住了,擋住了那鮮活的眼睛所表述的東西。
從觀察的角度說,萬事萬物皆令人歡愉;而從憂思的角度說,萬事萬物皆令人發憷。他拋棄了觀察,留下了憂愁,只能跌進發怵的沼澤。
經驗反對經驗,顯而易見反對顯而易見
經驗反對經驗,顯而易見反對顯而易見。這是中年企業家碰到的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經驗是一把銳利的劍,可以刺穿複雜現象的迷霧。可經驗同時會成為障礙,而且,它們相互之間並不和諧。
最常見的經驗是“不能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同時也有“做簡單的事,始終如一”的執著;既有“用人不疑”,又有“疑人也用”;既有“擇人任勢”,放手給經理人運作的經典,又有“一放手就亂”的教訓;既有“不用聰明人”,又有“要敢於駕馭聰明人”;既有“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又有“中庸之道”;既有“人性本惡”的管理律條,又有“人性本善”的管理經典。
經驗反對經驗,顯而易見反對顯而易見。這些表面上的矛盾,則揭示了一個深刻的現實:碰到事情,他已經沒有了專注於一端查詢原因、追求生成、試驗新鮮的求解之道的內省和耐性,而是在執著地尋求著類比、成例、經驗、理論。他沒有了投身事物真切地感觸事物的激情和樂趣!他的價值,無論是道德方面,還是智慧方面,都不是由外部得來的,而是出自他深藏著的本性。但現在這種本性的考問,這種基於自己理性和情感的獨立判斷,讓位給了一些陳舊的東西,這才是真正的危機。
他到達了他所想象的高度,卻發現沒法享受
年過四十,不知道滿足地追求幸福的激情漸漸降溫,不幸之惶恐卻與日俱增。歷經艱苦卓絕,他已經攀登上了令普通人仰慕的高度。可是環顧四周,他發現自己已經被捲入了社會達爾文主義的瘋狂競爭,這種競爭的殘酷在於只能拼力向前,退出比賽會遭受社會嚴酷的懲罰。他的宿命就是繼續經受生理極限、自然天塹、冷嘲熱諷、甚至惡毒攻擊。所有幸福皆為虛無縹緲之物,而所有苦難則為實實在在的東西。而且,還有一種冷寂的孤獨!
他見到太多的黑暗,知道了太多的欺騙。他厭煩了大大小小的陰謀,厭煩了沒完沒了的應酬,厭煩了碰到人就要泛起自然流露的微笑。他開始羨慕那些無所事事的人,甚至開始感嘆乞丐的自由!一個乞丐,可以在吃飽以後,躺在公園的草地上,哼著小曲,悠然自得。而他卻不成。在年輕時節,電話鈴響後,他立即會精神抖擻,充滿喜悅地說:“現在,也許新的機會來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