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8部分

是緩兵之計,則要另作計較。

河北境內的戰火稍息,山東的盛庸專注於佈陣練兵,燕王同道衍開始制定春季的進攻計劃,南京的建文帝突然又腦袋發抽,發下一道讓朝中大臣十分不滿的敕令。

因靖難被罷官的齊泰黃子澄官復原職,鐵鉉升任兵部左侍郎。

此令一下,朝中頓時炸開了鍋。

曾參奏鐵鉉生活問題的言官紛紛表示反對,這樣一個德行有虧的人怎麼能擔當如此重任?

召齊泰黃子澄回朝更是荒謬,寸功未立,禍患倒是不少,讓他們官復原職,明擺著對燕王叫囂,老子不懼你,有能耐你就打到南京來啊?

這是挑釁,絕對的挑釁!

皇帝是覺得燕王造反的底氣還不夠足,勢頭還不夠大?

魏國公府

徐輝祖放下筆,沉思良久,最終嘆息一聲,將寫好的奏疏點燃,扔進火盆燒成了灰燼。

不過一場勝利,皇帝便如此行事,徐輝祖當真是無話可說,除了失望還是失望。

他可以肯定,自己費盡心血遞上的進言,比不上齊泰黃子澄的一通胡說八道。與其送上去給自己添堵,不如燒掉,落得個清淨。

皇帝若要用他,自然會派他領兵出征。

皇帝若不用,徐輝祖也不想再自討沒趣。

比起徐輝祖的沉悶,徐增壽倒是滿面春風。皇帝敕令一下,他往曹國公府和京城谷王府的腳步更加頻繁。送到長興侯耿炳文府上的拜帖也極少再被退回。聽著曹國公李景隆對皇帝重新任命黃子澄,卻仍令他閉門思過的不滿,徐增壽知道,火候差不多了。

“既如此,九江兄何不給皇帝上疏,以求立功?”

徐增壽貌似“善意”的提醒,讓李景隆重新升起了希望。

一封洋洋灑灑聲情並茂的奏疏,很快由通政使司封存,送到了皇帝面前。

奏疏送上的很是時機,哪怕黃子澄口沫橫飛堅決反對,念在親戚關係,建文帝還是原諒了李景隆,許他不必再閉門思過,並任命他為金川門守將。

建文帝的想法很簡單,李景隆打仗不行,守城門總行吧?可惜,建文帝以為的施恩,在李景隆看來卻是大材小用,讓他生了一肚子怨氣。

從幾十萬大軍的統帥淪落到城門守將,心理上的落差非同一般。

堂堂國公守城門?還不如讓他繼續閉門思過。

見皇帝重新啟用黃子澄和李景隆,被孟清和黑了一把的高巍也試著給上疏,結果卻石沉大海,一點訊息都沒有。

高老先生很是憂傷,不免在家中對月長嘆,傷春悲秋,成功病倒,臥床不起。就算此時皇帝想啟用他,也是不可能了。

南京城的風風雨雨經秘密渠道傳入北平,燕王決定再添一把火,親筆撰文,歷數齊泰黃子澄的罪狀,咬死兩人是不忠不義的奸臣,令他們官復原職是大錯特錯,必定會禍亂超綱。

皇帝不聽勸告,一意孤行,是昏君之兆!

文章末尾,燕王鄭重寫到,皇帝若不馬上改正錯誤,驅逐二人,做叔叔的為了社稷著想,不會繼續小打小鬧,一定會領兵進入南京,清君側!

“非臣本意,無他法,只能效仿周公輔成王,還社稷清明。”

簡言之,皇帝不聽勸阻,任用奸臣,必定會危急朝綱。為了社稷安穩,他必須打進南京!

這封奏疏送到御前,建文帝的表情會有多精彩,可想而知。

剛晴朗幾天的京城上空,又一次陰雲密佈。

在山東練兵的盛庸接到旨意,皇帝表示,要糧給糧,要槍給槍,要人給人,必須在春季決戰中打敗朱棣!

盛庸苦笑,皇帝決心如此堅定,是否能將不殺親的命令先收回去?否則,士兵拼了老命也抓不住燕王。

只要燕王平安無事,照樣能帶著麾下的將領造反不止,靖難不息。

想歸想,話卻不敢說,也不能說。只能狠掐大腿,領旨謝恩。

甭管能不能抓住燕王,兵要繼續練,仗還要繼續打。至於能不能打得贏,盡人事聽天名罷了。

北平城

沈瑄傷好得很快,正月裡便能下床行走。相比之下,朱高煦傷勢雖輕,卻因中毒的關係,恢復得慢一些。

除輪值之外,孟清和大部分時間都圍著沈瑄轉悠。

劉大夫診脈,他看著。

醫戶換藥,他守著。

沈瑄用飯穿衣,也要搭把手。

理由光明正大,沈指揮傷重,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