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於1813年,時間相差無幾,而巴黎和倫敦也差不多,所以索拉雷把它們等同對待,認為兩部小說里社會價值觀和取向相同。其實《傲慢與偏見》裡也多處體現了城市裡的年輕人不願意在鄉下過田園生活,更喜歡城裡的熱鬧。《歐也妮.葛朗臺》世界名著不多作介紹了,前幾章夏爾不知道他爸爸已經破產的時候,渴望回到巴黎,並且對歐也妮她家的一切都抱持著一種新奇但是鄙夷的態度,想了解詳情的同學看原著吧
*VIP 最後說一下本文的時間設定。由於《傲慢與偏見》出版於1813年,於是設定文章完結的時候就是1813年,那麼伊麗莎白和達西先生訂婚就是1813年,此時達西先生28歲
本文開始的時候達西先生十六歲,於是現在就是1800年,好吧我只是為了寫一寫拿破崙……
Chapter 2 這個年代
拿起了早餐的麵包,拿起勺子在上面塗抹了蜂蜜,達西張開嘴,正要吃的時候又把嘴巴閉上了。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別人的目光下仍舊安然進食,起碼達西先生不能。
“有什麼事情嗎?”他放下手裡的東西,十指交握,目視對面的男孩。
索拉雷連忙問:“我能問一問城裡現在的情況嗎?我是指,最近有什麼大事發生嗎?”
達西想了想,說:“雖然身在城裡,但是我在寄宿學校裡讀書,對於外面發生的事情瞭解並不多。但是如果說一說政治或者戰爭,我還是能說出來一兩件的。”
約克漢姆低低地哀嚎了一聲,很顯然他對此完全沒有任何興趣。不過達西先生完全沒有受到影響,仍舊認真地說:“在馬爾他的戰役之中,我們獲勝了,但是法蘭西的第一執政先生(注:指的就是拿破崙,此時他還沒有稱帝)獲得的勝利更多,在奧地利和義大利之後,普魯士(可以認為這就是德國)距離戰敗的邊緣也並不遙遠了。”
第一執政?索拉雷眨了眨眼睛,這位先生是誰?
似乎是看出了索拉雷的疑惑,達西先生解釋說:“拿破崙.波拿巴,那位先生的名字,我想你應該聽過。雖然年紀輕輕,但是很顯然,他活著的這三十年比大多數顯赫人物的六十年生命要更加有所建樹。”
拿破崙時代……索拉雷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