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中“西出函谷關而去,莫知所終”之句編造出來的。
它說,老子寫了五千餘言後去胡,即印度,成為釋迦牟尼,或召釋迦為弟子,教化胡人,因而佛教是老子提倡的。
換言之,佛道兩教同源。
再則,老子去印度成為釋迦牟尼,從其轉生說看,自然佛教是道教的組成部分,至今有的書還這麼說。
記載化胡說的是《老子化胡經》,通常認為《化胡經》是西晉祭酒王孚撰寫。
總之,化胡說也罷,《化胡經》也罷,後人普遍認為均是道教方面為了輕視佛教而編造的。
情況果真如此嗎?在《化胡經》出現之前早有老子化浮屠傳說,因此有必要弄清化胡說形成的時期。
在當時的中國產生如此看法和接受方式的原因,關於其背景,有如下解釋。
後漢時期人們之所以把佛教教義當作道家的,或者神仙方術式人物。
他們把佛當作老子式飛行自如的金色神仙予以接受,現在的大漢業已形成應當說是中國型的思想或者信仰,以此為媒介。
換言之即把外國的聖者及其教義納入中國人的思維型,同本來固有的教義、神、聖人加以對比進行解釋的緣故,的確如此。
佛教方面就把釋迦比作同黃帝、老子不相上下的神仙式的人物進行說明。
將該說明引申一步,便把釋迦同老子等同看待,或視為同一系統,若再將兩者結合起來,人們對釋迦便感到更為親切,同時也滿足中華意識,從而得以順利佈教。
將兩者結合的最好媒介是《史記》老子傳“。。。。。。而去,莫知所終”這句話。
因此趙雲認為化胡說是某位佛教徒提出的說法,作為順利佈教是一種權宜之計。
也即是說,在佛教剛剛在大漢立足的時候,和尚們為了讓國人接受,從而出現了這種觀點,不然他們將在道教和儒家的打壓下寸步難行。
及至到了後來,特別是西晉立國以後,經過戰亂的老百姓沒有其他辦法,唯有信奉把希望寄託於來世的佛教才能聊以自慰。
那個時候,和尚們羽翼豐滿,根本就不需要老子、道教來襯托自己,就一腳把已經成形的老子化胡說踢開。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儒家經學在其自身的發展過程中越來越煩瑣粗俗。
東漢時期,讖緯流行,今文經學與讖緯合流,經學的讖緯迷信化,在嚴重的社會危機面前降低了束縛人民的力量。
漢桓帝在宮中立黃老浮屠之祠,是對儒術喪失信心的體現。
農民也唾棄官頒的《五經》不用,如黃巾起義是以《太平經》為經典,張魯的五斗米道是用《老子五千文》作經典。
經學已完全失去了作為統治工具的作用。
在這種情況下,社會醞釀和流行著各種不同的思想和信仰,先秦諸子學說再次興起,玄學也處於胎動之中。
由於儒術統治地位的動搖所帶來的思想文化領域的活躍氣氛,十分有利於佛教的流行。
劉宏是一個皇帝,同時也是普通人,看到宮中的浮屠之類,他有著對長生的渴望。
看到這一本《老子化胡經》,翻了一遍又一遍。
趙雲並沒有看到過原本,前世網路上,各種知識氾濫,找一些相關的內容不要太多。
再說,所謂的經書都是人寫出來的,他寫經書的目的,就是為了把這種外來的教派從源頭上定死。
安世高在桓帝早年的時候,就進入中國,在白馬寺進行佛經的翻譯工作。
後來,看到老皇帝在宮中祭祀佛陀,他的心裡直打鼓,馬上就藉口遊歷出去了。
桓帝終於還是去了,並沒有長生不老。
靈帝還是需要他,又回到了雒陽。
現在,劉宏召集的不僅有他,還有他的老鄉安玄,另一個從安息來的和尚。
兩人看到《老子化胡經》,面面相覷,想不到居然有人給自己等人送來了枕頭,顯然這本經書讓佛教本土化,有利於佛教的傳播。
當然,趙雲沒有這麼膚淺,光是一部經書就夠了麼?也太簡單了吧。(未完待續。)
第一百一十七章學生秦彩虹
好久沒有在學校露面的趙子龍先生,今天又要來上課。
其實在趙雲看來,這個年代的博士,教書不要太簡單了。
甚至於相對前世的那些教授來說,更加清閒。你想來上課的時候,就給柳七說一聲,不然就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