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的滅亡,為天命思想的破產劃了一道界線。帝乙之子帝辛,即紂王,自詡“有命在天”,橫徵暴斂,不聽諫阻,一意孤行,最終落得一個眾叛親離,國破家亡,自己逃到鹿臺*的下場。
周朝的統治者接受上述教訓,認為“只事天而不應民”,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要想治理好國家,只有推行“德政”,客觀上達到“保民”的效果,才能獲得民眾的信認和擁護。因為“德”與“民”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所以“敬德”就是“保民”。
只有敬德保民,才能配天受命,否則就會像紂王一樣由受命轉化為墜命。“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民心無常,惟惠之懷。”(《蔡仲之命》)
《尚書》中對“德”的要求,大致可分為有三種:
一是保民、養民。《大禹謨》中說:“德惟善政,政在養民。火、水、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敘,九敘惟歌。”政治完善就是德,政治完善的標準就是讓人民生活得好。
《盤庚下》中又說:“無總於貨寶,生生自庸。式敷民德,永肩一心。”要求統治者不要貪戀財寶,要為人民謀求幸福。
為什麼統治者要反覆強調保民、養民呢?原來“安民則惠,黎民懷之。”(《皋陶謨》)受到民眾的擁護,才能社會穩定,更好統治。
二是修養品德。德是衡量一個人才能、品性的重要標準。《大禹謨》中說:“克勤於邦,克儉於家,不自滿假,惟汝賢。”大禹勤儉、謙虛、不自伐,受到民眾的擁護,才選他作了君主。
《皋陶謨》把德分為九種,凡具有三德、六德、九德之人,都可做不同等級的官。遵守、修養品德,要以善為導向:“德無常師,主善為師。”(《鹹有一德》)還要包容一切:“有容,德乃大。”(《君陳》)同時,還要做到莊重恭敬、注重細行:“不役耳目,百度惟貞;不矜細行,終累大德。”(《旅獒》)
三是用賢。在《尚書》中,賢、德是不分的。對於君主的要求,是賢德兼備,聖君是政權鞏固、國家興旺的先決條件。但只有聖君也不行,還要有聖臣,有君有臣才能政體穩定,國富民安。
《說命》中說:“官不及私暱,惟其能;爵罔及惡德,惟其賢。”《冏命》中又說:“僕臣正,厥後克正;僕臣諛,厥後自聖。後德惟臣,不德惟臣。”《大禹謨》中還說:“野無遺賢,萬邦咸寧。……任賢勿貳。”
他們還發明瞭一系列選賢的方法,如夏的“三宅”、湯的“三俊”、文武的“三有宅心”、“三有俊心”等。
《立政》總結夏、商、周擇臣的經驗教訓:“立政,用人,不訓於德,是罔顯在厥世。”其標準即賢德。
文王能夠在那麼艱難的環境中完成剪商大業,就是因為他實行了崇尚德教而慎用刑罰的施政措施,“惟乃丕顯考文王,克明德慎罰,不敢侮鰥寡,庸庸,祗祗,威威,顯民。”(《康誥》)
作為文王的繼承者,要想保住國家和自己的皇位,就要沿著文王開創的道路走下去,“我道惟寧王德延,天不庸釋於文王受命。”(《君姡А罰┎⑶沂筆奔斕闋約旱牡灤校�巴蹙醋魎��豢剎瘓吹隆!保ā墩仝盡罰�
作為君主,要不斷完善自我,不能貪圖享樂。“嚴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懼,不敢荒寧。”(《無逸》)只有這樣,才能聚集可用之賢人,使國家長治久安。“不寶遠物,則遠人格,所寶惟賢,則近人安。”(《旅獒》)
同時,還要做到保民。“王應保殷民,亦惟助五宅天命,作新民。”(《康誥》)君主只有俯順輿情,體察民心,政策方針才能合乎時宜,合乎天意,上蒼才會幫助,否則就要拋棄。凡是喪亡的國家,沒有一個不是因為失德有罪而被上蒼懲罰的。“惟天不畀不明厥德,凡四方小大邦喪,罔非有辭於罰。”(《多士》)
如此種種,雖然統治者施行“德政”是為了自身的利益,最終以達到鞏固政權的目的,但民眾在“德政”環境中卻能獲得一個較好的生存空間,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存狀況。因
第三章 來自遠古的理想《周禮》
《周禮》是中國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官制典籍。
公元前十一世紀至公元前七七一年,是中國歷史上的西周時期。為了加強統治,周王朝初期的統治者實行了“封諸侯,建同姓”政策,把王室貴族分封到各地,建立西周屬國。
周武王歿後,年幼的成王繼位,武王的弟弟姬旦(即周公)輔政。周公旦是位德才兼備且忠心耿耿的臣子,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