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國僅僅靠目前的實力去對抗,一旦襲擊發生,其造成的可能的成本是100單位,根據實際發生的機率,其所造成的預期成本是50單位。但是,如果受害國願意多花費15單位的成本去抵禦襲擊,那麼預期成本將會減少到20單位。我們再作進一步的思考,如果受害國多花費5單位的成本進行防禦性打擊,那麼在目前就能夠消除未來所有襲擊發生的可能性。既然5單位的成本少於35單位的成本(35單位的成本代表的是未來的襲擊沒有受到防禦,發生後所造成的損傷和抵抗成本之和),那麼發動防禦性戰爭就是合理的。
歷史上能夠證明這種觀點的就是1936年納粹分子重新佔領德國的萊茵地區,這個地區已經在《凡爾賽和約》的框架下進行非軍事化管理。對於侵略德國這種違反條約的行為,法國和英國都進行了反擊,盡一切可能推翻希特勒政府(當然,日本不太可能去襲擊美國,英國也不認為德國取得了勝利),發動防禦性戰爭所獲得的收益已經遠遠超過其花費的成本了。
波斯納
。 想看書來
第八章 民主、文化與經濟全球化(1)
小國家的經濟優勢
在《聯邦黨人文集》裡,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強烈建議美國國會賦予聯邦政府更多的權力,因為他聲稱擁有鞏固的中央政權的超級大國會有更自由的國內市場,能夠更好地應對外患,能更容易提高稅收以滿足政府所需。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