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發生諸多混亂和不便。

故此,在最初有必要分門別類,對此加以若干說明。

戰列艦

戰列艦為那個時代海上核心力量,是海權的一種象徵。嚴格說來,“戰列艦”這個稱呼是風帆戰艦時代留下的遺物,如上所述,在1871年英國開始將原來代表這個單詞的Lineofbattleship之詞縮略,使用了Battleship這個新詞彙。

在其他語言中的這種艦艇稱呼則五花八門,法語的Cuirassédescadre以及義大利語Corazzatagrande,其直意則分別為“艦隊裝甲艦”以及“大裝甲艦”,顯然是在19世紀中葉鐵甲艦問世之時,強調其裝甲防護而產生的艦名。而德語以及俄語中,分別是Linienschiff以及Линейныйкорабль中,便還是保留了“戰列線”的說法,日語中則直接將英語的Battleship翻譯成“戰艦”,“戰列艦”一詞則專指風帆戰艦。在我國,也曾經存在不統一的現象,一度將Battleship一詞按字面翻譯為“戰鬥艦”,以後逐漸將譯名統一為“戰列艦”,因此在本書中也使用此譯名。

作為題外話,德語中還有Schlachtschiff這一稱呼,其意義也是“戰鬥”的“軍艦”,相當於英文中Battleship,不過這個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才正式使用的艦種名稱。

1906年,英國的“無畏(Dreadnought)”號戰列艦下水並服役。她與以往的戰列艦完全不同,該艦廢除了副炮,而原來一般搭載四門的主炮一舉增加到了十門。由於單一主炮的多數裝載,射擊之時更便於統一指揮,提高命中率,大大延伸了有效射擊距離。同時由於採用了蒸汽輪機,其航速達到了21節。該艦的問世使得以往的戰列艦在一夜間頓時陳舊化,因此當年出版的簡氏年鑑特意將此艦單獨列開,以其艦名冠以Dreadnought的特類,置於所有其他戰列艦之上。於是“無畏艦”這個概念誕生了。

與此相對應,這以前的老式戰列艦被稱為“前無畏艦(Pre…dreadnought)”而“前無畏艦”中,尚有裝備7。5到10英寸口徑中間炮的一些戰列艦,這種戰列艦往往被稱為“準無畏艦(Semi…dreadnought)”。本文中,除了特定的情況以外,在統計時也將準無畏艦也歸入前無畏艦的範疇之內。

隨著英國裝備13。5英寸主炮的戰列艦“俄裡翁(Orion)”號在1912年投入現役之後,媒體當時將其成為“超無畏艦(Superdreadnought)”。與無畏艦相比,其中的差別僅僅是主炮口徑的不同而已。前無畏時代的戰列艦之中,口徑超過13。5英寸的也不是不存在,而同樣義大利當時的新型戰列艦隻搭載320毫米主炮,這樣的戰列艦到底是“無畏艦”還是“超無畏艦”,自然不是那麼容易就可以說明的。更何況,英國在大戰前夕,更是裝備了搭載15英寸主炮的更為巨大的戰列艦,這個是否還要稱其為“超超無畏艦”呢?所以,在本文中“超無畏艦”這個概念不專門作為區分特定艦艇的定義,只是作為一個非正式的稱呼而已。

第5頁:海上糾察隊——巡洋艦

巡洋艦

巡洋艦這個名詞在各國文字中沒有什麼太大的出入,無不例外地都是相當於英語中Cruiser這個名詞。不過在19世紀,巡洋艦按照一等、二等以及三等這樣的等級來劃分的,但是更為通常的,則是按照其裝甲防護來劃分。在吃水線附近擁有穹蓋形防護甲板的,被稱為“防護巡洋艦(ProtectedCruiser)”,沒有的則被稱為“非防護巡洋艦(Unprotectedcruiser)”,除了防護甲板,更加施以裝甲防護帶的,被叫做“裝甲巡洋艦(ArmouredCruiser)”。在美國,裝甲巡洋艦、防護巡洋艦以及非防護巡洋艦就是相當於一等、二等以及三等巡洋艦。

除此以外,英國將小型高速的巡洋艦稱為“偵察艦(Scout)”,進而又出現了“偵察巡洋艦(Scoutcruiser)”這個概念,這種艦艇要通常是小型高速巡洋艦,有時候可以擔當雷擊艦隊指揮艦的角色。而相類似的,在奧匈帝國出現了一種被稱作快速巡洋艦(Rapidkreuzer)的,而且這些艦艇還裝備了輕量的側舷裝甲帶,從這個意義上可以看作是偵察巡洋艦和輕巡洋艦的中間艦種。至於更為小型的,作為無線電通訊尚未普遍應用的時代而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