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一邊不斷寫信給該報指出見報的差錯,一邊到書店中檢視相關的資料,以彌補自己在校對方面的欠缺。該報招聘校對時,我以應試第一名的成績被聘用了。

從這次成功應聘,我總結出這樣的經驗,那就是求職受挫時,不妨靜下心來仔細反思一下自己的目標是否明確,自己是否具備了勝任工作的能力,切忌撒大網。因為事實證明,撒大網常常連〃小蝦〃也撈不著一個。

(小治2002屆大專畢業生)

第二篇 實戰第39節 要有針對性(1)

□遞交應聘材料要有針對性

當與用人單位初次接觸時,就遞上簡歷。如果對方有意,再針對性地送上其他材料。所謂針對性,要看應聘的單位性質、工作性質和麵試人情況而定。要是去國營企業求職,最好把各種證書帶上,他們非常看重這些證明;外企則注重人的基本素質、進取意識、合作精神等,那些證書作用就不大了,明智之舉是事先多花些時間準備回答用人單位的面試人員可能提出的問題。如果用人單位的面試人員看上去是一位容易接受新事物、充滿活力的中青年人士,那麼不妨把自己在人才測評部門測定的智商及情商測評報告奉上,讓他(她)對你有更充分的瞭解。

□關於報酬

面試時如何談薪

求職者都要面臨討價還價。很多人在招聘會上第一句話就詢問工資是多少。一般單位是不會在招聘會上就說出具體工資數字。因為這時還沒到談工資細節的階段,談這種敏感問題是不恰當的,而且好多用人單位也不喜歡完全衝著工資而來的人。個別用人單位會主動說出詳細數目,那是他們的選擇,作為求職者不要主動詢問。

但工資待遇並不是不能觸及的話題。這裡有積極和消極兩種方式對待談薪酬的難題,所謂的積極和消極僅僅是方式上的區別,其結果是儘量讓你爭取到更加合理的待遇。從這個角度上說,這兩種方式都是爭取有利薪酬的積極做法,具體要運用哪種方式,還要根據不同的情況相機而動。

1.積極方式(適合那些有突出優勢的畢業生)

把討價還價同展示自己的智慧與實力有機地融合起來,透過談判,既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又爭取了預期的待遇,還贏得了對方的好感,可謂一舉三得。求職的討價還價,如同一場商業談判。首先提出的,應當是自己的實力和潛力。缺乏經驗的求職者往往急於先問月薪底數,在對方尚不瞭解自己時,則會欲速而不達。

在對方對自己的實力有了一個基本的瞭解後,還再接再厲,積極突入對方領域。如表示具體運作對方某項業務,自己有哪些專長、經驗和優勢;若獨立開拓某項業務,自己的大致思路等等。如果這些方式能先入為主,打動對方,雖未討價,對方心中已願意開出個好價錢了。當然,經驗老道的求職者,一般不主動先開價,而是笑意盈盈地恭請對方先開價。〃後發制人〃,才有迴旋餘地。如果對方開價合乎自己的意願,也不要喜形於色,而要略為沉吟思考一番,再落落大方地表示可以考慮先接受下來試試。

如果對方堅持非要你先開價或對方先開出的價不合你意時,你切記不要貿然出價,而要儘可能有所鋪墊和引申。比如講類似的職位通常的薪資應該在什麼幅度,大公司和中小公司對此類人員的開價差距大體在什麼範圍等。這樣做等於讓對方根據你所講的幅度與範圍〃對號入座〃,一旦他的思路進了你的〃範圍〃,你再提出自己的想法,他就會覺得你開的價有一定可比性,至少做到了〃知己知彼〃。

最後進入〃攻堅階段〃的就是敲定價格。一般情況下,對方總會提出你開價過高。這時,如果再不厭其煩地強調自己的能力、價值,會讓人感到厭倦。最有效的辦法是進行〃收益分割法〃,即將你所要求的報酬分割成幾部分來分析:〃這些收入中的50%是基本工資,20%是必須繳納的各種勞保性開支(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失業救濟金、住房公積金等),還有30%是風險性收益,即完成目標責任後才能兌現的收益,反之則拿不到。〃這樣一分析,實際上用人方只需先付出開價的70%,另外30%則是在完成目標任務後才兌現的獎勵。分析下來,對方也覺得如此分析合情合理,大度一些的就此拍板成交,老辣一點的至多再壓下去一點,也絕不至於讓你掃興而歸。

2.消極方式(適合條件一般,沒有明顯競爭優勢的畢業生)

大學畢業生在參加求職面試時,當主試人問及:〃你的期望工資是多少?〃時,大部分人會一時不知所措,在羞澀、矛盾和惶恐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