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是個從不向銀行貸款的人,他覺得用自己的錢比較安心。等到巨人集團出問題,需要資金的時候,他發覺民營企業從銀行貸款有很大的難度。巨人集團失敗的教訓讓史玉柱改變了看法,他不僅向銀行貸款,還乾脆做了銀行的股東。
第二十章 一個商業時代的背影
在中國企業面臨國際化、持續發展能力、需要系統變革的新時代裡,同那些嘗試解決這些更加深刻問題的企業相比,史玉柱的公司更象一個背影——一個過去的商業時代留在今天背影。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一章 史玉柱的前商業時代(1)
史玉柱的前商業時代在1989年史玉柱下海創業之前,他只是一個普通人,並沒有顯現出他的身上有商業基因。他的下海,與其說是個人的抉擇,不如說是時代的浪潮推動所致。
1962年,史玉柱出生在安徽懷遠。
絕大多數中國人對於這個面積2300平方公里、隸屬安徽省蚌埠市的縣城相當陌生。曾有記者這樣描繪懷遠:“在地圖上很難找出的小小縣城。”
不過,這個小小縣城的歷史卻比多數大城市要悠久得多。
根據清代光緒年間成書的《鳳陽府志》,懷遠縣城最早建於南北朝時期。但懷遠的歷史卻可以追溯到上古。在懷遠縣東南部,有一座塗山,《史記》記載,夏代大禹召集各個部落的人商議治水便是在塗山。為紀念大禹,後人在塗山修建了禹王廟,幾經重修,至今仍然儲存完好。現在在懷遠縣城裡,還有一條以大禹命名的道路——禹王路。
在懷遠縣西南部,與塗山相對,聳立著荊山。春秋時期著名的“和氏璧”就是採自這裡。
淮河從塗山與荊山之間流過,兩岸山峽陡立,風景壯麗,號稱安徽“淮水三峽”之一(另外兩峽是鳳臺縣境內的東西硤石山,明光市境內浮山和對面的巉石山)。淮河的支流渦水穿過懷遠縣城,在縣城的東部入淮,稱為渦口,歷史上兵家將這裡與江蘇淮陰的泗口並稱為“兩淮要害”。三國時曹操的水軍進入淮河,便是透過渦口。
明清時期,懷遠縣歸屬鳳陽府,也就是民間戲劇中唱道“十年倒有九年荒”的地方。懷遠不是個風調雨順的地方,即便在建國後,1949年到1982年的33年間,發生較大洪澇災害的年份有10年,發生旱災減產的年份有5年。史玉柱出生的時候,正趕上三年“自然災害”。《懷遠縣誌》記載,這一年,懷遠縣政府正忙於精簡職工,號召全民種瓜種菜以抵抗災難。
正應了福禍相倚這句老話,史玉柱雖然出生在“天災”之年,但卻避過了另外一個可能影響到他未來人生的“人禍”:史玉柱長到上學年齡的時候,時間已經步入上世紀70年代,在“文化大革命”初期中斷的學校教育已經在“復課鬧革命”的口號下於1968年得以恢復。這使得史玉柱避免了學業中斷的危險,從小學到後來的研究生,他接受了相當完整的教育。與他同時期的民營企業家中,沒有幾個接受過這麼完整的教育。
史玉柱的父親是懷遠縣城一個普通的警察。出身平民家庭的史玉柱,他的童年與所有出生於上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的人大同小異。這些年間,儘管國家大事頻出,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幾乎沒有什麼變化。
在史玉柱成名之後,曾有記者採訪過他童年時的生活。1992年5月27日《中國青年報》刊登的報告文學《巨人的風采》中寫道:“他永遠忘不掉他在安徽懷遠縣城度過的童年和少年,一本《十萬個為什麼》為他開啟了一個五色斑斕的世界,他按照書上‘一硝、二磺、三木炭’的配方自己調製了土炸藥,一聲爆炸震怒了父母,也從此被冠以一個威風凜凜的外號:‘史大膽’!他對複雜的東西總要探個究竟,出於對魔方的好奇,上外語課時他乾脆躲在教室最後,一堂課一堂課不停地玩……他總感到有一片神奇輝煌的領域在吸引著自己……內心深處幹一番事業的願望也就越來越強烈,越來越堅定了。”
這是史玉柱唯一一次對媒體講述他的童年故事,其後所有關於他早年生活的文章,都是在《巨人的風采》基礎之上的演繹。
其實,史玉柱並非一個“小時了了”的人物,按照他自己的說法,他的童年基本上是在“默默無聞、平淡無奇”中度過的,他身上並沒有表現出未來會成為商人的潛質。不論是《中國青年報》的報道,還是其後的種種演繹,從中都看不出史玉柱少年時有什麼特殊之處,這些文章描繪的都是那個時代的少年的典型生活。《十萬個為什麼》首次出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