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由於採用了多張大型複合共組合技術以及反趨弓技術,射程卻大大提高了。三弓床弩炮的弓背使用多種材料製成,是典型的複合弓,爆發力極強。
此外,為增加射程,吳軍還在一門弩炮聯裝三張強弓,其中最後一張是向相反方向裝的設計,因此床弩也叫三弓床弩炮,弓弦則是動物肌腱,利用多弓的合力發射箭矢。
三弓床弩炮的結構非常巧妙,後部有兩個轆轤,透過滑輪來牽拉弓弦,而弩身為堅實的檀木,輕巧堅勁,以鐵為槍膛,鋼為弩機,用木棰擊發,爆發力更強。
它配用的箭矢有兩種:一種是長近兩米的重型箭鏃。史書記載為“木幹鐵翎”,世稱“一槍三劍箭”,形狀類似標槍,三片鐵翎就像三把劍一樣,箭頭則是鋼製三稜型穿甲箭。主要用於遠端打擊有重甲保護的目標,起作用類似今天的火炮穿甲彈。
另一種是輕型箭鏃,長度約一米,形狀類似重箭的縮小版,主要用與密集射擊。一座弩炮可以一次發射多枚輕型箭鏃,與歐洲當時最先進的大型希臘弩炮400米的極限射程相比,宋代三弓床弩炮的最大射程為1600米,兩者根本不是一個檔次。
這是火炮出現前人類直射武器所能達到的極限,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重型遠端武器,拿過來對付南漢的重甲戰象其威力綽綽有餘。
隨著戰爭的需要尤其是大規模野戰對機動性的需要,吳軍這次在重型三弓床弩炮的底部安裝了四個輪子,行軍時用牲畜牽引,便是重型車弩炮了,可以廣泛運用與攻城戰、水戰和野戰。
潘美將最強大的重型車弩炮部署在陣前,稍候是強弩手和弓箭手,兩翼則是騎兵和步兵。
他目光盯著前方,神色平靜,沒有喜悅,也沒有憂慮,喜怒不形於色,內心卻如同磐石般堅定。他靜靜地觀望著對方的軍陣,心中卻在不斷盤算著作戰計劃。每一個細節,每一個可能的變數,都在他的腦海中閃過。
他深知,這場戰鬥不僅是對他指揮才能的考驗,更是對吳軍士氣與野戰能力的檢驗,日後會面對更為強大的宋軍了。
………
此刻,韶州城頭之上,南漢軍隊的將士們密密麻麻地站立著,他們的目光都投向了遠方那片即將展開激戰的戰場。刺史竇鋒,以及駐守此地方州城的縣尉、都尉等官員,也都身在其中,作壁上觀,他們凝視著自己一方的軍隊,充滿了期待。
因為南漢軍隊的人數並不遜色於吳軍,更有數千頭戰象作為強大的助力。
尤其是這些戰象吼聲如雷,威勢驚人,彷彿已經壓過了對方的氣勢。看到這一幕,城頭上的將士們終於放下心來,臉上露出了輕鬆的神色。
“這一次,吳軍肯定要吃大虧了。”有人信心滿滿地說道。
“刺史大人,吳軍這次必敗,您就放心吧。”另一人也附和道。
然而,竇鋒卻並沒有完全放心下來。他微微點頭,但眉宇間卻透露出一絲憂慮。
竇鋒嘆了口氣,緩緩說道:“不知為何,我這心中不寧,總感覺有不好的事要發生。你們都覺得李將軍能勝出,我卻有些擔憂。希望李將軍不要輕敵了,戰場之上,瞬息萬變,任何一點疏忽都可能導致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