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便將馬車捐出。若能為黃河災民,稍做貢獻,便心懷安慰,足以。切莫嫌棄。”
說罷虛弱咳了兩聲,然後朝著宋問,和臺下眾人抱拳施禮,繼而跨著肩膀,走下臺去。
人群中出現了一絲騷動,然後在誰的帶動下,開始慢慢鼓掌。
唐毅窮,都是有所聽聞的。只是不知窮到了這地步。
這連馬車都捐出來了,還能不窮?
張兆旭低頭看著臺下,總算安下點心來。提起一股氣,想接嘴說自己捐款三千兩,被宋問打斷。
宋問拍下他的手道:“看!這就是噱頭啊!”
張兆旭不明所以的看著她。
“捐多少銀子,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心意。”宋問道,“三殿下連馬車都捐出來了,那馬車值錢嗎?的確是很值錢,可更值錢的,還是殿下的決心啊,張公子您覺得呢?”
張兆旭:“你這究竟是什麼意思?”
“張公子別急,我也是要捐的。你,我,三殿下,那都是不同的身份。”宋問道,“三殿下代表著皇親。我代表著商人以及平民。而您呢?您代表高官與朝廷,這面子,誰都失不得。”
張兆旭:“所以呢?”
“殿下已經身當表率,您若直接說,您要捐多少銀子,還比殿下的高。一來是打殿下的臉,枉費了殿下的一番苦心。二來嘛……”宋問搖頭道,“嘖,沒有噱頭。”
張兆旭不耐煩,被她堵得猛灌了口氣。
又是噱頭!神特孃的噱頭!究竟什麼是噱頭!!
“民情,是要層層煽動的。您一口氣直接說要捐多少銀子,縱然很多,百姓還是會覺得,後面的官員,也應該捐多少銀子。”宋問攤手道,“可他們的覺悟與財力,哪能與國師相比?這眾人一聽,越聽越覺得無趣。只會覺得前面的那些官員,都沒有誠意。這又如何能讓他們有誠意的捐錢呢?那您這不是本末倒置了嗎?”
張兆旭一想,覺得有理。張曦雲也再三叮囑過他,不要一開始就貿然的來出風頭。
不是人人都出得起三千兩,也不是人人都捨得出三千兩的。
三千兩一出,自然滿座震驚。
張兆旭負手,扯起一股笑道:“那就讓他們先捐。”
“這是其一,還有其二。”宋問在兩人中間比劃著意會道,“我代表著平民,您代表著朝廷。我若是捐一百兩,您應該……捐多少?”
張兆旭總算明白了她的意思。
這是怕自己捐的太少?
張兆旭哼了一聲。
張家此次,可是準備了三千兩。宋問不過一介書生,能有多少?一百兩?五百兩?還是一千兩?
根本不值一提。
張兆旭不屑道:“你捐多少,我也捐多少。而且,只多不少。”
“好!”宋問生怕他反悔,轉身對著眾人道:“張公子一言已出。宋某捐多少,他也捐多少。而且只多不少,諸位請替我們作證!”
眾看客不明所以,還是配合著鼓掌。
要捐錢?捐錢好呀!
作者有話要說: 關於銀兩設定。以不同商品為標準推斷出的購買力是不同的。假使以米價為標準,一兩在唐朝的購買力在現代近似有2000到4000塊錢,具體視社會發展水平。取中值3000的話,3000兩就是900萬。(米價在唐朝價格普遍較低。)
另外,其實古代貨幣和現代貨幣的比對,不能單以購買力作為衡量標準。因為古代生產力低下,總體有錢人非常少。不像現在這樣,拋塊磚都有可能砸到百萬富翁。
不要太考究。總之三千兩,已經是一筆鉅款。
第158章 盡力而為
作者有話要說: 寶貝們對古代消費水平真的有好大好大的誤解。
所謂高官厚祿,古代官員排除隱形收入,俸祿已經算高。假使以唐朝從·四品·下的官職為標準,即京兆伊,類似於現在的北京市市長為例,一年俸銀五十兩多一丟丟(不包括田產,僕役)。也就是說,首都市長不吃不喝不用,從二十歲工作到八十歲(雖然不可能),才能用俸祿出得起三千兩。
所以張兆旭可以很驕傲的告訴大家,三千兩是他們變賣家產所得,可以傲世天下!
幾萬兩真的是……太誇張了!!整個國庫全年總收入也才幾千萬白銀,唐朝低潮期才一千多萬。這是未排除朝廷支出的全部收入。用完剩的不多。
你們以為一年能賺一個國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