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環節而防備的馬里亞納群島中的塞班島已被美軍突破登陸,日本全部本上已完全落入盟軍轟炸範圍以內;在亞洲的其他地區,朝鮮、越南、馬來亞等國的抗日武裝也正在沉重地打擊入侵的日軍。
日本軍事上的退敗局面和世界戰爭形勢的迅速轉變,導致日本政壇一片恐慌,東條政權的命運炭發可危。
(三)東條英機下臺
1944年7月,塞班島上美、日軍隊雙方進入殊死決鬥階段。塞班島是遭到盟軍進攻的第一個日本戰前就擁有的屬地。它是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從德國子中奪取並受國聯託管而據有的島嶼中最大的一個,島上除駐有4萬餘名日軍外,還有2。5萬名日本平民。7月2日,日軍兵力消耗殆盡。4日,登陸的美軍沖人日軍的最後防線。6日夜,日軍守島部隊全部被殲,其中近2000入被俘。
塞班島的失守,進一步激起日本各階層以至日本統治階級內部對東條英機政權的不信任。7月13日,東條會見內大臣木戶幸一,商討穩定政局的對策。木戶根據重臣們的意見,提出與東條預期完全相反的三點意見;“把總長和大臣分開:更換海軍大臣;邀請重臣入閣,組成舉國一致內閣”'日本歷史學研究會:《太平洋戰爭史》第4卷,商務印書館,1962年版,第94頁。',採取提出重臣人閣而實際又拒絕入閣的手法,逼迫東條下臺。18日,東條英機在無可奈何之下實行內閣總辭職。
東條法西斯獨哉政權的垮臺,標誌著日本法西斯已完全陷入內外交困的境地。正如毛澤東預言的那樣,已在“向它的墓門跨進”,頂示著日本帝國主義的徹底失敗。
第六編 走向勝利(1943。7~1945。9)
第三十三章 敵後戰場的區域性反攻
第一節 區域性地區的攻勢作戰
1943年秋,敵後戰場出現了明顯的轉折。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軍民,經過6年艱苦卓絕的鬥爭所發生的變化。侵華日軍在1941~1942年,對華北敵後抗日根據地進行的五次“治安強化運動”,以“掃蕩”、“清剿”、“蠶食”和經濟、政治、文化的“總力戰”,以及普遍實行的“三光”政策,曾使抗日根據地軍民一度處於極端困難的局面,但終於遭到了失敗。從1942年秋季以後,“華北治安戰”即“一蹶不振”。'[日]防衛廳防衛研修所戰史室:《華北治安戰》(2),朝雲新聞社,1971年版,第115頁。'
1943年日軍在華北進行的秋季“掃蕩”,成為強弩之末,該次“掃蕩”以失敗告終後,日軍在華北除區域性地區外,已無力再進行大規模的“掃蕩”。
在同一時期,侵華日軍對華中敵後抗日根據地以“掃蕩”、“清剿”為主,進行了多期的“清鄉”。然而,至1943年6月,“清鄉”也遭到徹底的失敗,“清鄉工作終於陷入了分裂瓦解的結局”。'[日]防衛廳防衛研修所戰史室:《華北治安戰》(2),朝雲新聞社,1971年版,第114頁。'
在與抗日根據地軍民數年較量遭到慘敗的日軍,已再找不到出路。在太平洋戰局日益惡化的情況下,日軍大本營1943年2月27日對侵華日軍的作戰指導方針是:大致確保現佔據地域,努力摧毀對方的反攻,遏制對帝國本上的空襲。防止對方的反攻,第一次成為日軍“新的戰略設想”。'[日]防衛廳防衛研修所戰史室:《昭和十七、八年的中國派遣軍》,朝雲新聞社,1972年版,第310頁。'
另一方面,敵後抗日根據地軍民渡過嚴重困難,軍事、政治、經濟力量全面增強,自1943年春夏以來,由於深入貫徹“敵進我進”方針,已把鬥爭的焦點逐漸引向敵佔區,主動進攻的作戰愈來愈佔有重要地位。如晉綏軍區在1943年春夏的3個月作戰中,主動發動的戰鬥即佔78%。從1943年秋開始,日軍在敵後戰場特別是在華北敵後戰場,已逐漸失去了戰場的主動權,華北八路軍已在若干地區逐漸佔有區域性的優勢。
一、衛南、林南戰役
太行山南部,以陵川、林縣為中心的地區,曾是國民黨軍第24集團軍的防區。該集團軍總司令龐炳勳,下轄第27軍(駐陵川地區)、第40軍(駐林縣地區)、新5軍(駐臨淇地區),共2萬分人。1943年4月下旬,該部在日軍華北方面軍第1、第12集團軍各一部大舉進攻下,新5軍軍長孫殿英和集團軍總司令龐炳勳先後率一部分部隊投敵,被編為偽暫編第24集團軍,部署於新鄉至安陽問平漢鐵路上各要點及兩側地區。與此同時,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