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主次處理。
5。順應異法方宜
疾病的發生、發展受多種因素影響,如時令氣候、地理環境等,尤其是患者體質因素的影響更為明顯。因此,在治療疾病時,必須根據季節、氣候、地區、病人的體質、年齡等不同特點而選用適宜治療方法,此即順應異法方宜的治療原則,具體包括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三個方面。
四時氣候的變化對人體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均會產生一定影響。即使一日之內,人體的氣血也依經絡循行有一定的流注次序。因此,在病理狀態下會出現“旦慧、晝安、夕加、夜甚”的時辰變化規律。治療應結合不同季節、不同時辰的特點,考慮用藥的原則,稱為“因時制宜”。如春夏季節,氣候由溫漸熱,陽氣升發,人體腠理疏鬆開洩,即便此時外感風寒,治療時一般也不可過用辛溫發散之品,以防止開洩太過,耗氣傷陰;而秋冬季節,氣候由涼逐漸變寒,陰盛陽衰,腠理致密,陽氣斂藏於內,此時若非大溫大熱之證,寒涼之品斷當慎用,以防苦寒傷陽。
根據不同地區的地理環境特點,考慮治療用藥的原則,稱為“因地制宜”。如我國西北地區,地勢高而寒冷少雨,故其病多燥寒,治宜辛潤;東南地區地勢低而溫熱多雨,故其病多溼熱,治宜清化。地區不同,患病亦異,治法應當有別。即使患者有相同病證,治療用藥亦應考慮不同地區的特點而區別對待。如辛溫發表藥治外感風寒證,在西北地區,藥量可以稍重;而東南溫熱地區,藥量則宜稍輕,或改用辛平宣洩之劑。根據病人年齡、體質、性別、生活習慣等不同特點,來考慮治療用藥的原則,稱為“因人制宜”。如婦女患者,因有月經、懷孕、產後等特殊情況,治療用藥必須加以考慮,慎用或忌用峻下、破血、滑利等藥物。不同年齡其生理機能及病變特點亦不相同,老年人氣血衰少,生機減退,患病多虛證或正虛邪實,虛證宜補,而有邪實須攻者應慎重,以免損傷正氣。在體質方面,由於個體的先天稟賦和後天調養不同,素質有強有弱,尚有偏寒偏熱以及素有宿疾的不同,故雖患同一疾病,治療用藥亦應有所區別,陽熱之體慎用溫補,陰寒之體慎用寒涼等。
6。據證因勢利導
同一疾病有不同的治療方案,如何制訂最佳方案,須遵守因勢利導的原則。因勢利導要求順其病勢,就近祛邪,以獲得最佳治療效果。如飲食積滯,應積極祛除,但須注意食在膈下(亦即入腸)方用瀉法;若食尚在胃,又當選用探吐或用消食藥,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否則反傷正氣,貽誤病情。
7。先期治未病
先期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變兩個方面。
未病先防,是指對有可能發生疾病的個體和人群,及早提出預防措施,運用藥物培補人體的正氣,預防疾病發生的方法。如16世紀前後針對當時天花流行的情況,採取人痘接種法來預防天花的發生,就是未病先防治則的具體應用。在流感肆虐季節,服用玉屏風散對體弱、氣虛者起到補氣固表的作用,以預防流感的侵襲,也是未病先防治則的具體應用。
既病防變,是指醫者可根據疾病傳變規律,防其傳變,對可能受到傳變的臟腑和可能受到影響的氣血津液,採取預防措施,阻斷和防止病變的發展和傳變,把病變儘可能控制在較小的範圍,以利於疾病的徹底治療,取得最好的療效。如《金匱要略》雲:“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其意是治療肝病須應用調補脾胃法,使脾氣旺盛而不受邪,以防止肝病傳脾。
8。重視調攝護理
恰當的調護,有利於正氣的恢復、邪氣的祛除和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忽視調攝護理,不僅會延誤康復時間,還會出現“食復”、“勞復”等情況,以致病情反覆。因此,必須重視調攝護理。
調攝護理的內容十分豐富,如飲食護理、生活護理、精神護理、服藥護理等。護理措施的採用同樣應以辨證論治為指導,當辨證施護,隨證而異。如對風寒表證,在應用解表發汗時,護理上不僅應避免病人再受風寒外襲,還要酌加衣被,給予熱湯、熱粥,促其發汗。若屬裡實熱證,在調護上則要注意多給清涼冷飲,保持室內通風,衣著宜薄,且使大便通暢,或以溫浴降溫。還應重視精神護理,使病人保持心情舒暢。在飲食護理方面要注意忌宜。在配合藥物治療時,可加用如針灸、推拿、拔火罐、熨法等其他治療護理方法,以增強治療效果。
第三章中醫內科疾病辨證論治概要
第一節外感六淫病證辨治概要
六淫是指風、寒、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