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部分

但不見使者,一旦得罪朱元璋,也非小事。此人乃雄才大略之士,他在婺州所為,自己已盡知。朱元璋在行營金牌上大書“九天日月開黃道,宋朝江山復寶圖”兩行大字,儼然以規復宋朝江山為己任,自己為元朝盡忠,豈會有好果果吃?

想想自己既在家中,無法躲避,還是見見為好,於是向家人傳話道:

“請使者進來。”

樊觀也是一飽學之士,且幹練精明,一進門,即笑嘻嘻地施禮,呈上朱元璋親筆聘札,說:

“在下樊觀,乃受我家大元帥所派,誠請先生出山。我家元帥聚兵起義,意在興漢滅元,且處處招賢納士,禮下士人,實乃大賢大德、大仁大義之人,因聞先生學富五車,智深謀廣,且同系我炎黃後裔,故特派在下前來,請先生即往應天,與我家元帥相見,以解仰慕之情。”

劉伯溫婉言謝絕道:

“你家元帥厚意,吾已盡領。只是吾年老體衰,不堪重任。勉為其難,必將貽誤大元帥之偉業,天下賢士如雲,且皆勝於劉基,有勞你向大元帥表示歉意,另請高明。”

說完,便將禮物及朱元璋的親筆聘札退回。

樊觀沒想到會碰個軟釘子,便又耐著性子反覆勸說,少不得說些舉義的道理,對前景做番預測,沒想到,這更觸到劉伯溫的痛處。

劉伯溫雖對元朝的腐敗極為不滿,但反對聚眾舉事,稱兵作亂,弄得天下騷然。

方國珍起事時,他在家聚眾練兵,結寨自保,有人曾勸他趁機舉事,說:

“先生既擁有如此武勇之部伍,又有蓋世智謀,何不趁時稱兵起事,依據括蒼,攻佔婺州,進兵集慶,然後劃江而守,圖謀大業,卻只滿足於眼下的一隅之安呢?”

他卻笑笑說:

“吾素來痛恨方國珍之輩所做的劫掠勾當,如今若也去割據天下,禍害百姓,與方國珍之輩何異?世事雖亂,天下終將有主,我輩莫存非分之想,吾且等待天命攸歸吧!”

原來他當年與友人在杭州西湖泛舟,突然看到西北方向升起一片彩雲,外赤內黃,滾動不息。他一看便知這是天子之氣,他剖析天文分野,當在淮西地區,他是真心相信天命的,故坐待真龍天子出世來收拾殘局,而不願自己起兵割據。

樊觀雖能言善辯,卻也說不轉守志不貳的劉伯溫,只得滿心不樂地迴轉應天,向朱元璋覆命。

朱元璋自派出使者後,滿以為劉伯溫會立即相偕而來,沒想到樊觀卻帶來劉伯溫不願出山的訊息,心中不免惱怒。

自起兵以來,天下賢士聞風來投,趨之若鶩,豈曾見過禮請不來者。他剛想發作,令人將他綁來,忽又轉念道:

“當年劉備三顧茅廬才請到諸葛亮,這劉伯溫也是張良、孔明一流才士,如今吾只派人去請過一次,人家不肯來,便要無禮,這豈是招賢之道?”

想到這裡火氣頓然冰釋,又吩咐樊觀道:

“汝再去請他一次,告訴他,吾本要親自前去,只是軍務緊迫,分身無術,請他見諒。”

他又想了想,樊觀與劉伯溫素昧平生,那處州總制孫炎與劉伯溫是投契好友,又多智術,叫他去請,保準成功,便給孫炎寫了封信,叫樊觀帶去:

曉諭處州總制孫:

青田名士劉伯溫,系爾之好友。吾欲請他出山,他卻執意不從,令吾失望。

吾愛才如命,求賢若渴,欲盡攬天下賢才於吾帳中,共襄大業。今令爾前去禮請,如若他不願來,汝須好生勸說,不得延誤。

txt小說上傳分享

三次禮聘,方請出能掐會算的劉伯溫(3)

切切此諭。

那孫炎年雖只三十出頭,且麵皮漆黑,還跛了一條腿,卻學富五車,才高北斗,且伶牙俐齒,能言善辯,亦是江南不可多得的一個名士,故朱元璋對他頗為賞識。

他奉到朱元璋諭旨後,豈敢延誤,立即趕赴青田武陽村,去拜訪劉伯溫。

誰知劉伯溫並不顧念舊交,自甘忠元,恥為他人所用。他躲入山中,叫家人稱他出外訪友,拒而不見。

孫炎卻也好耐性,在劉伯溫院牆外搭起一個帳篷,住在那兒,要等他回家。

拖延了幾日,劉伯溫心中過意不去,只得叫家人將祖傳寶劍相贈,勸他打道回城。

孫炎將寶劍璧還,並寫信作答:

“某以為寶劍當獻天子,斬不順命者,人臣不能私,封還之。”

至於是否還要請劉伯溫出山之事,不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