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部分

決然地把它們從你的思想中徹底摒棄。這也許需要你充分運用想象力去做大量的工作。每天騰出30分鐘,連續堅持21天,用於靜靜地反省。但練習時要獨自一人。

採取心理控制技巧,運用自助式情感手術去除自我意象中的傷疤的要點

第十一章|釋放你真正的個性

◆個性是個既有魅力又神秘的東西,容易辨認但很難界定。與其說它是從外界獲得,倒不如說是從內心釋放。

◆你明天在別人的心中名聲如何,要由你今天的表現來決定。你要無愧於今天,正如一句格言所說:“一次只能過一天”。

要想不受到批評,就什麼也別做、什麼也別說、什麼也不是。

——艾爾伯特·哈伯德

個性是個既有魅力又神秘的東西,容易辨認但很難界定。與其說它是從外界獲得,倒不如說是從內心釋放。

我們所稱的“個性”其實是一種外部證據,證明我們是在上帝心目中創造的獨一無二的個體自我,是我們內心神性的綻放,或者是我們所稱的“對你的真我進行自由而充分的表達”。

每個人身上的這種真我都具有吸引力。它像磁石一樣。它對身邊的其他人的確有著強大的衝擊和影響。我們覺得自己與某種真實的、根本的東西相聯,而它也在冥冥之中左右著我們。從另一方面講,虛偽的個性則到處讓人厭惡和憎恨。

為什麼每個人都喜歡嬰兒?當然不是因為嬰兒能夠做什麼、知道什麼或有什麼,而只是由於他們的樣子和本性。初生嬰兒有“正個性”,他身上沒有淺薄、沒有虛假、沒有偽善。他們用自己的語言(多數由哭聲或“咕咕”叫組成)來表達內心的真實情感。他們“說自己想說的話”。從感情上講,嬰兒是誠實的,沒有詭計。這恰恰從很深的程度上證實了那句心理學格言,“做真實的自己”。他們對於自我表達沒有半點不安和疑慮,他們一點也不內向。

嬰兒證明,一切抑制都是自我意象學來的,而非天生就存在於自我形象之中。

每個人都有一種活潑的個性鎖在內心

每個人都有我們稱之為個性的那種神秘的東西。

說某人有“好個性”的時候,我們其實在說,他們釋放了內心的創造性潛力,能夠自如地表達他們的“真我”。

“壞個性”和“內向的個性”是一回事。“個性壞”的人無法展現內心具有創新能力的自我。他們把它攔住、拷上、鎖起來,再把鑰匙扔掉。“抑制”這個詞字面意思就是指停止、阻止、禁止、制止。具有內向個性的人為真我的展示施加了一種限制。出於這樣那樣的原因,這種人害怕展示自我、害怕成為真我,於是把自己的真我鎖在內心的牢籠裡。抑制的表現五花八門,如害羞、膽怯、難為情、敵視、過度愧疚感、失眠、緊張、煩躁、無法與人相處等等。

挫折實際上是每個領域共有的特徵,也是個性受到抑制的行為表現。真正的、基本的挫折是無法成為“我們自己”的,也無法恰當地展示自我。但是,這種最基本的挫折很可能會影響和超越我們所做的一切。

過度負反饋等於抑制

控制科學使我們對於內向的個性有了新的見解,為我們指明瞭通往抑制解除和自由的方向,以及怎樣將我們的靈魂從自己強加的牢籠中解放出來。

伺服機制中的負反饋等同於批評。負反饋的意思其實是說:“你錯了,你離開了正確的道路,你需要採取矯正措施,再回到正確的軌道上。”

然而,負反饋的目的在於調整反應、改變前進的道路,而不是整個兒停下來。

如果負反饋在恰當地起作用,那麼導彈或魚雷就會對上述“批評”作出適度反應,其結果足以糾正前進路線,使自己始終朝著正確的目標飛去。正如我們之前解釋過的那樣,這條路線是一連串“之”字形曲線的組合。

然而,如果伺服機構(在控制科學中叫“伺服機制”——譯者注)對於負反饋過於敏感,那麼它就會反應過度。它不是朝著目標靶前進,而是沿著側身被放大

的“之”字形前進,或者完全停止向前的趨勢。

我們內建的伺服機制也以同樣的方式工作。我們必須先有負反饋,才能有目的地行動,才能向著目標的方向前進,或者在引導下攻擊目標。

實際上,負反饋總是在說:“停止你正在做的事或做事的方式,做點別的。”其目的在於調整反應或改變前進行為的度,而不是把一切行動停止下來。負反饋並不在說“停——噓!”它說的是“你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