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也不會去他家。所以,也只能在今天客氣客氣了。
這一天也沒什麼公務,基本上就是嘮嗑的rì子,嶽大人倒沒閒著,一回到自己的值房,就派人去傳詹事府詹事楊景辰,這傢伙原先是少詹事,眼下已經被提拔為詹事。
嶽大人有請,誰不得馬上趕來,楊景辰匆匆而來,見禮之後,嶽肅請他坐下。跟著,由嶽肅開口道:“楊大人,今天是正月十六,不知陛下那邊可否開課。”
“回嶽大人的話,已經開課,今天是由左chūn坊大學士肖大人為陛下講課。”楊景辰不知何意,但也得馬上回答。
肅微微點頭,說道:“開課就好。陛下也不再是小孩子了,再過三年,便能親政,本官以為,是時候為陛下講解為政之道了。”
“大人說的是,為政之道,今年打算開課,讓陛下慢慢熟悉政務。”楊景辰說道。
“為政之道,很是重要,本官受先帝託孤之恩,又添為太傅,理當親自為皇上說講。這樣吧,你去安排一下,看都什麼時間,由本官進宮為陛下開課。”嶽肅說道。
這為政之道,本來是楊景辰想要為皇上講的,可沒想到,嶽肅開了口。嶽大人的話,誰敢回駁,而且嶽肅說的也在情在理,人家是太傅,給天子上課,太過正當不過。還有就是,這個世上誰敢說自己的從政水平強過嶽肅啊。楊景辰只能點頭,說道:“是大人,下官這就安排。”
“我找你來就為這事,好了,你下去忙吧。”
“是,大人。”
楊景辰告辭退下,但嶽肅要給皇上上課的這件事,必須要告知太后,這倒不是說有什麼別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不管誰給皇上上課,太后都需要知道。
他當天就把訊息送給太后,張嫣得知嶽肅打算給皇上上課,先是一陣狐疑,不過隨後便釋然。嶽肅是太傅,皇上現在也不是小孩子了,由嶽肅給皇上講解為政之道,也沒什麼不妥,也就點頭。
嶽肅的第一堂課定在正月十八,上午在內閣辦公,下午便到了御書房。君臣先行見禮,然後落座,這是上課,所以太后並沒有在場,只有君臣二人。朱慈焴單獨面對嶽肅,似乎有點緊張。
“陛下,再過三年,您便要親政,所以現在,是該熟悉政務的時候了。從今天開始,由臣為您講解為政之道。”嶽肅用溫和的語氣說道。
“由嶽卿為朕講解為政之道,自是最好不過,朕一定用心記憶,還望卿家莫要吝嗇。”這是官面的話,朱慈焴經過了那麼多老師的教育,諸如此類的話,自然會說。
“還請陛下放心,臣一定盡心竭力。陛下現在準備好了麼,如果已然準備好,那臣就開始了。”
“朕已經準備好了,卿家請講。”
“臣給陛下講的第一課,叫作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不知陛下可曾聽過這個典故。”
“朕聽過,此文出自《荀子》,文曰:庶人安政,然後君子安位。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後魏徵諫唐太宗時也如此說: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朱慈焴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一大幫子學士圍著轉,水平當然要比他老爹高得多。
“陛下果然聰慧,臣佩服之至。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典故確是如此。然,道理是死的,很多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真正做起來,卻十分困難。今天臣想給陛下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是我太祖洪武皇帝開創大明江山的故事,在臣講完這個故事之後,希望皇上能從中聽出一些道理來。”
“好呀,卿家快講。”朱慈焴似乎很喜歡聽故事,連忙催促起嶽肅。
“這個故事要從元至正四年,天下大旱說起……”嶽肅講故事那是有一套的,當初就靠講故事,博取朱由校的寵信。可以說,木匠皇帝最喜歡和嶽肅在一起做的兩件事,一件事是做木工,另一件就是聽故事。
嶽肅今天前來,那是有備而來,早在家裡將這個故事醞釀了好幾遍,從大年初二就開始想,一直研究到十五,容易麼。
所以,故事講的十分jīng彩,從朱元璋父母被餓死,他出家為僧,一直講到建立大明。當然,這其中有不少刪節的,也有不少是他編造的,好比鄱陽湖打敗陳友諒,讓嶽肅說的是險象環生,都有點神了。這令朱慈焴聽的是如痴如醉,不僅連時辰都給忘了,在聽到關鍵時刻,甚至還被老祖宗捏了一把汗。
嶽肅把故事說完,朱慈焴馬上大聲叫起好來,嶽肅喝了口茶,說道:“陛下,從這個故事之中,你可聽說些道理。咱們今天說的是,水能載舟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