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縣長又意動,分管財稅的丁常務副縣長依然反對道:“柳局長,萬一免除稅費之後,還打不贏呢?”
“丁縣長,不免除他的稅費,廠子虧損了,他不會停產?”
這麼大的事,哪怕是曾書記是一把手,也不敢輕易拍板落人口舌,只好暗示道:“本球,你去跟李傳林先商量,如何降低成本,看能不能闖過這一關!”
“是”(未完待續。。)
第二百章 小傢伙不錯
李傳林的事業開始出現危機,他兒子的小公司倒是順風順水,八十多萬袋菌棒轉色完後,回籠了一百二十多萬元資金;第一批試點的農戶產出的香菇,被他搶了香菇市場緊俏的機會,前前後後賺了四十多萬。
不過,也正象李家明估計的那樣,菌棒製作遠沒有曾春講的那麼賺錢,即使原材料只是一些不值錢的木屑、米糠之類的東西,利潤率也只合到26。1%。171萬的總投資,到頭來只賺到不到50萬,而且全部變成了雜木、鍋爐、裝置。
當然,這東西是走量的,一年能做兩批,52。2%的年回報率也夠好了。只是李家明奸滑慣了的,深諳槍打出頭鳥的道理,自己資金不夠時大張旗鼓地到處借,賺了多少卻三緘其口。這次製作菌棒賺的錢,也透過抬高成本,賬上利潤只有二十餘萬元,而且全變成了雜木、裝置。
這樣不需要繳稅還做假賬的操作,給縣裡的領導們造成一個假相,香菇產業只能作為農民增收的產業,無法拉動本縣經濟發展。掛名當老總的林科所所長朱和平倒是知道一點內情,可李家明五萬塊錢的紅包砸下去,那個同樣奸滑的官油子自己揣一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