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6部分

家明無奈地笑了笑,指望父親搞出來爛攤子小一點。

可事情發展得比李家明預想得還更快,隨著外地大量廠子轉產成功,而裝修市場又遲遲打不開銷路,光靠並不怎麼強大的傢俱市場,市面上的細木工板開始滯銷,這一行的寒冬提前來臨。

憑著良好的人脈,李傳林依然能拿到大量訂單,可急劇下降的價格,終於讓這個自信心爆棚的男人慌了。廠子負債三千多萬,一個月光利息都要三十萬,而廠裡的利潤已經直線下降到了七十餘萬!等到十一月底時,廠裡的利潤只剩下四十餘萬,堪堪夠付銀行利息。

李傳林慌了,霸蠻性子一發作,立即授意閔會計做假賬,聲稱若是縣裡不減免稅費,他就要停產。

“柳局長,你自己看賬本,賺的錢還不夠付銀行利息,你們要是再不減免稅費,就莫怪我停產了!反正細木工板廠是股份制,大不了我把它破產,傢俱廠的新廠也給你們,我守著舊傢俱廠再重新來過。”

聽到柳局長的轉述,曾書記也慌了,他透過親屬投資了一百二十萬,他有把握安全收回投資,關鍵是廠子不能垮!

這是一個以gdp論英雄的時代,眼看著全縣經濟開始起飛,怎麼能轉眼間危機四伏呢?若是華居木業一垮,同古的第二產業產值將直接腰斬、財政收入也將損失1/3,這對於他這樣的一把手,是無論如何也無法接受的。若是這樣的事,都在他的任內發生,好不容易取的成績,將會是一個笑話!

怎麼辦?華居木業是私營企業,李傳林不會管什麼政治影響,只要廠子虧損他就會停產;只要廠子扭虧無望,他就會宣佈破產,把爛攤子甩給銀行,退回去做他的傢俱廠。

書記辦裡煙霧瀰漫,幾位領導愁眉不展,最後柳局長咬牙道:“書記,我有個辦法,不知能不能成?”

“你們解決了?”

解決那麼多人都沒辦法解決的問題,哪有那麼容易?

“還沒解決,我說的是置之死地而後生!”

“講”

柳局長狠抽幾口煙,分析道:“李傳林他們的原料是包給農民的,而且有縣裡的優惠政策,成本比外地廠子更低。既然他都吃不消了,那麼外地的廠子更苦,我們索性免除他的稅收、規費,支援他打價格戰!”

“你腦子進”

分管財稅的丁常務副縣長還沒罵完,曾書記打斷道:“說詳細點!”

“我調查過,跟風的主要是我們地區的廠子。他們又沒有改制,都是靠財政補貼降價搶市場。要是李傳林敢狠下心來,直接把銷售價降到成本價以下,我看外縣的領導有多大的決心!只要他們撐不住了,我們就能坐下來談,大家同時限產、限價。”

柳局長的辦法是一招險棋,若是能恫嚇住對手,對方就會放棄惡性競爭,接受談判的要求。可若是恫嚇不住,那將是一場不死不休的爛仗,直到倒下幾個為止。上面的位子就那麼多,倒下幾個競爭對手,那就是有利的,至於經濟發展問題,大家都有問題就不是問題!

莫看曾書記、鍾縣長跟外縣的領導,見了面都稱兄道弟,可碰上這種爭政績、爭gdp、財政收入的事,什麼齷齪手段都使得出來。碰上這樣的事,除了地區書記、行署專員雙方妥協,否則只能看著一幫手下窩裡鬥。

“曾書記、鍾縣長、丁縣長,從來只有人敢做砍頭的買賣,沒人會做虧本的生意。我是這麼想的,現在市場已經飽和了,別的企業再跟風不可能,也就是說能撐下去的企業,才會繼續做這一行。

只要穩住了我們本地區的產能,價格就能穩定在成本之上,大家都能保本經營!做工廠是為了賺錢、安排就業、增加gdp,要是跟以前的纖維板、密度板一樣,大家都會死,其他縣的領導就不怕?”

“沒用的!人家的財政收入是我們的幾倍,我們打得贏?”

沒有人事權的丁縣長剛一反駁,讓柳局長立即頂了回去,只是話沒那麼強硬而已。

“丁縣長,人家的財政支出,也是我們的幾倍。哼,現在哪家不是吃飯財政?我們縣前十個月結餘一千四百多萬,哪個縣有我們多?”

這話也有理,大有大的難處,小有小的好處,同古縣的財政收入只有其他大縣的幾分之一,可財政支出也只有他們的幾分之一。得益於藥廠、細木工板廠的財稅勐漲,反而是全地區七個林業縣裡唯一財政有結餘的縣。

要是把細木工板廠一個月近兩百萬的稅費免除,李傳林肯定有信心打這場價格戰。

屁股決定腦袋,雖然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