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弄不清楚的,這會都理順了、弄懂了,這扶乩的啟示就在於此。
這大清國的氣數要盡!這京城的局勢可不就是如此嗎?京城眼瞧著不保,甚至就連那皇上……若是自己一心做這大清國的忠臣,又將如何?到時候可不就是前程不保,一誤一生嘛!
“天機、天機……”
何謂天機?這改朝換代可不就是天機嘛!
“難怪、難怪,天機不可洩露……”
暗自叮囑著自己,可葉名琛卻又迷茫了,這大清國的氣數將盡倒是不假,可問題是,現在他應該怎麼辦?
降太平軍?
不成!
這個念頭不過剛一冒出來他便打消了,且不說那太平天國不容人,便是容得了旁人也不見得會容下他葉名琛,畢竟這兩年死於他葉名琛令下的天地會眾又豈止數萬,萬一他們之中若是有人與太平軍有所聯絡的話,那到時候太平軍又豈會容得下自己?
心思略微一沉,突然他的眼前又是一亮!想送一路護送著兒子來廣州的那些人,與此同時他的眉頭又是一鎖。
“難道說,是他們下的手……”(未完待續。)
第234章 報國?(第二更,求支援)
(您的每一個訂閱、推薦、收藏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援!新書不易,還請大家多多支援,拜謝!《鐵血宏圖》小說群:150536833,歡迎書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
大年初一,正是年節之時,
往年到了這個時候,是廣州駐防旗營裡最為熱鬧的時候,該領的旗餉領過了,皇上多賞的一月恩餉也領完了,就連同那“歲米”、“冬肉”也折成足夠銀髮了下來,當然那隻存在於“兵冊”上的“駐防旗丁三馬”的幾十兩“馬乾”同樣也發到了兵丁的手中。
這大清國對旗人的恩養制度不可謂不完善,對旗人的福利不可謂不優厚,旗人作為“國之根本”從出生到死亡都得到了細緻入微的照顧,可以說即便是在中國曆代王朝中除宗室子弟以外不可奢求的政策。
也正是因為有著這每歲數十兩的超過七八品官的“鐵桿莊稼”,才使得這城西駐防旗營從來都比漢城熱鬧,當漢城的漢人平民百姓以為年關難熬的時候,這滿城裡領了“歲米”、“冬肉”以及“馬乾”的旗丁卻是歡聲笑語的,漢人百姓在年關時才會放上一串五寸長的鞭炮時,這旗營裡頭提前十數天便放起了炮來,還都是那至少一託長的“紅瓤大碎花”。
可今年卻與往歲不同,此時的廣州旗營裡頭,卻是一片愁雲慘霧。
往年所有的熱鬧勁,卻完全不見了蹤影。往年那旗營裡頭租給漢人商戶的鋪子這會冷冷清清。商鋪的緊閉著,夥計掌櫃的都已經逃出去。那一間間按著定製修的房屋這裡也都是家家門都閉著。
那街上偶爾有行人走過時,也都是互相看上一眼,然後盡是無奈長嘆著。
京城被包圍了,皇上下落不明。
這廣州近三萬旗人怎麼辦?
至於那葉名琛,雖說其打著防洪兵的名義,調著十幾營的團練進了城。但他可是殺了柏貴,眼瞧著便要降了漢逆的傢伙。只要長眼睛的都知道打著什麼心思。
在那“粵匪”攻克江寧城的時候,便曾屠過一次滿城,那可是兩萬多人全給殺了個乾乾淨淨。萬一這葉名琛再來這一手,拿大傢伙的腦袋瓜子當投名狀。那可怎麼是個好!
這腦袋在頭上頂上,誰也不願意被人這般給摘了!
所以的,這滿城上下的滿軍八旗近五千,漢軍八旗兩萬三,當然那是男婦老幼統共全數。為保住性命只能抱成一團兒,少壯者防守城垛,旗民交界處,老弱者巡於內街。守於旗民交界處的丁壯則眼巴巴的瞧著那漢城民境——那些個漢人團勇,皆是拿刀槍盯著他們。大有命令一下,便衝過來的念頭。
雖說這大有一觸即發之勢,可這些丁壯卻又大都是一副不甘之狀。
“按道理說咱也是漢人,總該不會連咱們也殺吧……”
瞧著那封著街道的洋炮,柵欄口的旗兵這般嘀咕著。
這廣州駐防與其它地方不同,廣州駐防設定初期八旗兵丁全部由漢軍組成,同福州駐防和京口駐防一起成為有清一代直省八旗駐防中唯有的由漢軍單獨駐防的三處駐防地區。在乾隆施行漢軍“出旗為民”政策後,福州和京口的漢軍全部被裁撤,廣州更是成為清代唯一一處還保留漢軍駐防的八旗直省駐防地。直到乾隆那會才調來了千五滿軍八旗。改變了漢軍單獨駐防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