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國家,他們不知道未來會有什麼技術,可能就算是有人提出了,也只覺得異想天開。
而夏鈞明確的告訴科研人員,我想要研究什麼。
如此一來,研究方向就十分明確了,只要按照這條路研究下去就可以了。
在原子彈沒被製造出之前,世界各國都不會造原子彈,但原子彈一被製造出來了,世界陸續上就有幾個國家會造原子彈了,例如中國和印度,都是發展中國家,科技力量相比美國來說差出很遠,但還是把核彈造出來了。
這就是一個方向性的問題。
只要方向有了,把阻礙實現這個目標的問題攻克掉就可以了,一個個的問題都攻克了,那麼也就成功了。
不管在民用技術和軍用技術上,夏鈞的目的性都很明確。
相比之下,美聯儲開始狂印票子後,美國經濟開始變得好似無比繁榮了一般,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的企業對科研的熱度也逐步升溫,大量的資源投入到了科研之中。例如美國在航空業上引受刺激影響而迅速發展,使得美國的民用飛機制造商們起死回生,加上手上有了大量的錢,紛紛投入科研之中,意圖於華東飛機制造公司相比肩。
中華帝國的科研發展上,暫時沒有美國那樣的遍地開花的趨勢,但目的性實在太明確了,使得對資源的利用率上比美國不知道高出了多少倍。
……
“自走炮技術,帝國陸軍研究院已經十分深入了,技術已經轉為成熟狀態,不久前已經將203mm榴彈炮安裝到了汽車底盤上,成功研製自走型203mm榴彈炮。”劉文洪拿著最近的陸軍研究結果,向夏鈞做了彙報。
夏鈞點了點頭,示意他繼續。
“同時在火箭技術上,基本上也有了眉目,火箭炮的研製進展也很順利,不久之後就能出結果了。”
“嗯火箭炮也不是太難的東西,想來是不用多久的。”夏鈞點頭道,火箭炮有什麼好難的,歷史上日本在二戰時都造出來了,夏鈞指明瞭研究方向,還要什麼研究裝置就給什麼研究裝置,這還研究不出來,可以去集體撲街了。
火箭技術本身也不是很難,畢竟中國明代時就有多級火箭的技術了,火箭炮只是把把火箭改得威力更大,射程更遠,射擊能有一定精度,能夠按在管子裡射出去就可以了。這樣的需求實在不是太離譜的東西,如何會有什麼難度?
中國在軍用科技上,此時可謂是突飛猛進,大量的新技術被源源不斷的研究出來。
美國正是拍馬都趕不上。
美國畢竟是一群商人掌控的國家,很多時候並非完全從戰爭上去考慮,而是從經濟上去考慮,這也就是為什麼德國二戰時的軍用科技比美國強。
德國實在是因為先天性不足的問題,才導致的失敗。
——————
今天九千字小菜今天收心了,不偷懶了……
第一卷 第368章 蠶食蘇聯
第368章 蠶食蘇聯
什麼叫鋼雨,火箭炮發射出去的火箭彈就是鋼雨,這東西的火力,一門就能頂得上幾十門榴彈炮,而且射程更遠。
當然,精度不是那麼高,但卻是用來做大範圍打擊用的。
如果有制導技術,加上衛星技術等等,直接發現對方的部隊集結後,直接一輪火箭彈打過去,能夠讓對方一個師瞬間毀滅。
此時的火箭炮遠還沒有達到那樣的威力,夏鈞到達靶場時,已經有兩門火箭炮架了起來。
這兩門火箭炮,採用的是三十二管聯裝模式,與明代的一窩蜂看起來很類似,只是這是現代版一窩蜂。口徑為130mm,並非是大口徑的那種,當前還處於試驗階段,沒必要造那麼大的出來。
等小的能造了,還會造不了大的?
當發射的命令傳達下去時,只見靶場上突然升起一股白煙,三十二枚火箭彈拖著橘紅色的尾焰呼嘯而去。
夏鈞拿著望遠鏡看著靶場的情況,在大約八公里外的靶子周圍,不一會便陸續爆炸,不過大多數的火箭還是偏離了目標。
“這個程度還差了一些。”夏鈞看了直搖頭,雖然說目前研製的這種火箭炮在戰爭中是有用途的。
但問題是用途還不是太大,不能起到太好的效果。
而且到時候還暴露了這種武器。
這是很不划算的。
中華帝國陸軍要推出這種武器,首先得把對方打疼了。
不能只是打得半死不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