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一首?”丁日昌道:“勉力為之。”略作思考後,落筆寫道:“江南一樹梅花發,一樹梅花發石巖;花發石巖流水響,石巖流水響潺潺。潺潺滴滴雲煙起,滴滴雲煙起半山;煙起半山春汛到,半山春汛到江南。”曾國藩看後讚道:“詩絕妙,書法亦上佳。”當日,曾國藩即委丁日昌為九江關卡卡員,並奏請朝廷,於清同治元年(1862)十一月開復了丁日昌原來的官職。嗣後不久,丁日昌到廣東會辦厘務,曾國藩贊為“廉正明幹”、“才識宏遠”。同治二年三月,兩廣總督毛鴻賓委派丁日昌到廣東高州縣督辦火器。丁日昌請同鄉黃達權翻譯《火器略說》和繪製製作圖案,在廣州市郊燕塘設立制炮局,很快即製出火炮36尊,炮彈2000多發。這些軍火運到安徽為淮軍使用,幫了淮軍將領李鴻章的大忙。
同治三年五月,江蘇巡撫李鴻章奏調丁日昌到上海籌辦洋務。丁日昌甫到上海,便協助李鴻章解決了“常勝軍”裁撤問題,“常勝軍”按期裁遣後,李鴻章對丁日昌的能力備加讚賞,並上奏朝廷,委丁日昌為蘇、淞、太道,並要他創辦江南機器製造總局。丁日昌買下美商旗記鐵廠,合併上海、蘇州兩個制炮局,順利建立了當時中國最大的槍炮廠——江南機器製造總局,再次顯示了過人的能力。
同治六年夏秋之交,江蘇境內風雨大作,清水河洪水滔滔滾滾,沖決了堤壩,淹沒了大量田莊。時丁日昌在兩淮鹽運使任上,受江蘇巡撫李鴻章委任前往治理。沿途只見生靈塗炭,哀鴻遍野。丁日昌心急如焚,行裝甫卸即率各級官吏督修堤壩,並親自擔石填堤。然而,在湍急的洪流中,投下的石塊泥沙多被沖走,收效甚微。丁日昌眉頭緊鎖,苦苦思索,想到一法,叫人砍來大批青竹,編成一個個肚大口小的籮筐,然後將沙石裝入其中,再加投擲。此舉果然奏效,不旬日間,堵住了決口。而後,丁日昌督率民役,晝夜奮戰,築起了堅固的堤壩。後來,當地群眾稱這道堤為“丁公堤”,紀念丁日昌的功績。
同治六年十二月,丁日昌升任江蘇巡撫。當時官場多為貪婪庸碌者充斥,吏治一片黑暗。丁日昌為自勉及訓誡各級官吏,作一楹聯貼於撫衙硃紅大柱上。聯雲:“官須呵出,幹來若處處瞻顧因循,縱免刑章終造櫱;民要持平,看去使個個流離顛沛,忍將膏血入私囊。”丁日昌主政江蘇兩年多時間,勵精圖治,僅清理積案就達27萬多宗。朝廷為之詔示各省,以丁日昌為勤政榜樣。
事實上,林義哲和丁日昌的交集,很早就開始了,儘管二人並未謀面。
二人的第一次交集,是在天津教案期間。津案發生後,清廷諭示直隸總督曾國藩辦理。但是法國方面獅子大開口,以至案件遷延不決。清廷諭令丁日昌星速赴津,幫同辦理。丁日昌於七月二十五日到達天津後,進行了深入調查,在同法國方面交涉時,丁日昌一再指出法國駐天津領事豐大業開槍致使民情激憤,要求法國方面逮捕豐大業治罪;至於焚燬教堂等建築及誤傷無辜,亦屬事出有因,除嚴辦下手之人外,損毀建築由總理衙門與各國協商賠款,誤傷者後事由大清協助辦理。法國公使等在確鑿的人證物證面前,無可奈何,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得知後下令逮捕了豐大業。天津教案後來在林義哲的暗中斡旋下得以順利解決,而在教案交涉期間,曾國藩心力交瘁,都是由丁日昌出面交涉,教案的解決,丁日昌其實也是出了不少力的。
在天津教案順利了結後,丁日昌深深的感到,積弱的中國,欲圖強盛,必須把造就人才作為第一要務。逗留天津期間,多次向曾國藩進言,鼓動曾國藩上奏朝廷派遣學生公費出國留學,得到了曾國藩的贊同。加之林義哲和李鴻章的助推,曾國藩的力奏得到了清廷的允准,外派官學生留學終於得以實現。是為二人第二次交集。
同治九年,丁日昌經深思熟慮後,上《條議海防》奏摺,提出《海洋水師章程》,建議設立北洋、東洋、南洋水師,大力鼓吹洋務,深得朝廷嘉許,所提建議多為採納實施。但如此一來,丁日昌卻受到了保守頑固派的忌恨,雖然他能力出眾,清正廉明,勤政愛民,但卻被清流黨罵為“鬼奴”,每當朝廷要升他的官時,總會有人跳出來阻撓,象這一次他本來是要由江蘇巡撫轉為福建巡撫兼總理船政大臣的,但因為清流黨參劾他“結黨營私”,結果只以巡撫銜擔任了總理船政大臣。
“他們越是提這夷夏之防,我便越是要破了他們這個身之根本,為洋務之興掃平道路。”
林義哲知道丁日昌脾氣急,現在又在病中,生不得氣,便適時的將談話內容轉移到了二人都感興趣的造船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