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7部分

儒家思想最深入的地方,算是望風而降的諸侯們的最後一層遮羞布了。

待到胡亥派人,持“項羽”頭顱,給魯地老少示眾之後,魯地百姓也都順勢投降,復歸於大秦。

魯地之事才定,忽然臨江王又反。

這臨江王原是項羽所封諸侯之一,都江陵。秦楚漢三方混戰之時,臨江王共敖不聲不響,既不出兵幫項羽,也不發書投降大秦,本來擁兵自重,到最後順理成章投降勝利者,也能保住王位。

然而可惜這共敖年歲大了,一病去了。

共敖的兒子,共尉便繼承了王位。

共尉乃是年輕人,血氣方剛,素來又仰慕項羽為人,聽說霸王烏江自刎,被激起一腔熱血,被周圍青年夥伴一鼓動,說反就反了。

既無謀略,也無規劃,起事之前甚至都沒找幾個諸侯聯合一下。

對於大秦來說,這不是送上門來的點心嗎?

一時間朝中將領都躍躍欲試,這不是送上門來的軍功嗎?

之前功勞不夠封王的,這次趕緊上啊!

到時候打下來,那臨江王的地盤,怎麼都能分一半?

劉邦這種雞賊的人,立馬就上書請求出戰了,極力說自己從前“未有尺寸之功”,將來卻要“腆居國丈尊位”,他感覺這樣不行,這樣不對,請求皇帝給個機會,讓他也為大秦拋頭顱、灑熱血。

胡亥怎麼可能把這功勞放到劉邦手中?

劉邦自己也心知肚明這一點。

但是該做的姿態還是要做的。,

而胡亥盤點朝中將領,這一戰要派出的,便是他準備培養的新主將。

像楚王韓信、蒙鹽等人,功勞已經足夠大,閱歷也足夠多了。

李由、馮劫都是相門後人,允文允武,然而這是要留在中央的人才。

最後,胡亥選擇了秦嘉。

秦嘉,是從南越就跟隨他的,算是比較早的追隨者。

之後,秦嘉按照他的安排,領兵前去支援蒙鹽,並臥底楚軍,最終凱旋歸來。

論帶兵經驗,這秦嘉有;論忠誠度,這秦嘉也不錯。

若是好好打磨一番,這秦嘉也可做個守成將軍。

定了秦嘉,胡亥也要給歸順的諸侯一點甜頭,好給天下起榜樣作用。

其中,衡山王吳芮又相對來說比較合適。征戰中,這吳芮三邊不沾,但是歸順大秦,他是第一批,而且他的封地本就離臨江王封地最近,也瞭解當地民情地勢。

胡亥初步定下了秦嘉與吳芮搭檔的陣容,在正式昭告天下之前,先與左右丞相商議。

馮去疾強拖病體,入宮覲見,虛弱道:“陛下三思。”

胡亥正色道:“老丞相請講。”

馮去疾如今乾瘦得幾乎只剩了一把骨頭,咳嗽連連,斷斷續續道:“陛下,如今天下看似平定,實際危險比之七年前尤甚。臨江王豎子謀反,不足為懼。但是眾諸侯都看著吶。他們這會兒按兵不動,便是還在掂量,要看這臨江王下場如何,我大秦國力又如何。所以平臨江王叛亂,這一戰,只能贏,不能輸。一旦打輸了,立時便是諸侯蜂擁而上,大戰再臨。”

胡亥聽得面色沉重,離座長揖道:“謝老丞相教誨。朕此前一心想著大秦來日風光,卻是忽略了眼下。”

“陛下高瞻遠矚,走一步,看十步,非臣等所能及。”馮去疾顫巍巍道:“眼前事,正該老臣等來提醒陛下。”

胡亥踱步,思索道:“如此一來,秦嘉與吳芮結伴,便不是最穩妥的選擇了。”

“陛下英明。”

胡亥嘆息道:“若要必勝,朕其實知道該派何人。”

大秦百戰百勝的將軍,便是如今的楚王韓信。

馮去疾白眉長垂,道:“其實此戰的重要性,不用老臣來說,陛下早已想到。只是兩害相權取其輕,陛下是寧願冒著此戰可能輸掉的風險,也不願起用楚王韓信。老臣斗膽,敢問為何?”

“為何?”胡亥腳步慢下來,似在自問,“韓信他……”

韓信他攻城略地,為大秦立下汗馬功勞,離間漢齊,聯漢滅楚,未有反跡。

未有反跡,是否也未有反心呢?

胡亥長嘆道:“是朕錯了。論心千古無完人。”

當初劉邦散佈流言,離間胡亥與韓信,胡亥並未中計。

可是這並不意味著胡亥就完全信任韓信了。

這實在也不能怪胡亥。

而是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