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險,非比尋常。現在一句話說得不好就丟腦袋的事情,可是常見得很。
“孤恕你無罪便了。”李賢正色打量著劉冕,面露疑惑之色,“你有何重要言語,不妨如實說來。”
劉冕咬了一咬牙:“殿下清正嚴明潔身自好,是難得的賢能之君。他日隆登寶鼎,我大唐定能在殿下的手中再現輝煌。可是……現如今殿下的處境,卻是不太妙。所以,小人非常的擔心。”
李賢表情微變:“把話說清楚。孤,如何處境不妙了?”
“正因為殿下太過賢能,風頭太盛。”既然已經拉開話匣,劉冕索性直言,“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殿下賢能有餘,而圓巧不足,這……或許會給殿下帶來不可期的災禍。”這話語也委實難以編織,既不能說得不露骨,又不能隔靴搔癢。為難。
“你此話何意?”李賢面色有些不善了,“孤奉公守禮一心為國,從不涉足作奸犯科之事。縱然家有小兒不肖偶犯過失,孤自會嚴加管教料也無傷大局。你有什麼話,就直言快語的說來。”
劉冕心中飛快的盤算,這李賢自幼在皇城長大,也曾親眼目睹過武則天的諸般手段,自己心中自然也有所明白。我這說辭不能太過分,不然一項離間皇族、暗藏不軌的罪名就能扣到頭上。
“小人只想奉勸殿下一句:韜光養晦小心謹慎,不可落下半點把柄在他人之手。”劉冕拱手一拜,“小人言盡如此,殿下乃明智之人,請自行斟酌。”
李賢的臉皮輕輕抽動了一下,眼睛微微眯起盯著劉冕,一字一頓沉聲道:“劉冕,你好大膽!”
劉冕心頭一震:果然……
“此番說辭,是何人教你前來說給孤聽?”李賢正色,凜然喝道,“這算是挑釁還是警告?”
“殿下明鑑!小人句句肺腑之言,一心只為殿下著想。”劉冕拱手而拜據理回應,“此番說辭乃是小人心中自己的想法,絕對沒有任何人前來教唆。出我之口入君之耳,再無旁人知曉。這既不是挑釁也不是警告,而是小人的一番逆耳忠言。”
劉冕何嘗不知道,李賢這是在含沙射影暗有所指。劉冕的祖父劉仁軌是當朝宰相,也是武則天的心腹近臣,其政治立場非常的鮮明。李賢身為監國儲君,難免與權傾朝野的武則天有著各種衝突,名為母子,實際的立場卻是對立的。如此一來,劉仁軌在李賢看來也是敵營中人。
政治場上的勾心鬥角,就是這般牽涉廣泛讓人沒法置身度外。饒是劉冕一個小小伴讀,也會被李賢臆斷他的態度立場。
李賢不動怒也不緊張,蔑然的笑了一笑:“那好吧,孤感謝你的一片赤誠之心。但是劉冕,人各有其職,你只要好好陪著樂安讀書就行了,其他的事情不必分心去理會。有些事情,也是你小小年紀理會不來的。你今日這番言語實是大逆不道,但孤念你一片熱誠就當沒有聽到過,你也不許再在任何人面前提及。好了,你且退下。”
劉冕心裡一下就堵上了。雖然這個結果也在自己的預料之中,但李賢的這般冷漠和漫不經心,讓他突然一下就感覺到了危機的氣息。
這樣一來,自己當真是裡外不是人了。一心勸諫李賢,他不聽倒也就罷了,還把我看成了敵營派來的特務,把我當作嚼舌根子的卑鄙肖小。估計,若不是因為我是宰相之孫,他都要當場將拿下法辦了。
但願你表面如此,心中能有所領悟。但忠言逆耳,往往便是這等結果,我也不會那麼天真的對你抱有什麼奢望。
也罷,我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第一卷 大浪淘沙 第8章 避之不及
李賢如此態度,劉冕也知道多說無益,於是告辭而走。
出了崇教殿,劉冕的心情自然沉重壓抑。
看來,指望李賢有所改變然後保命,是沒什麼戲了。我仁至義盡,但也不想跟著你一起白白送死。
這東宮裡多呆一天,便多一分危險。書中常說,,都知道劉冕的身份有些敏感,不敢和他走得太近以免惹得太子不悅。
在政治立場上,這些御醫們自然只敢緊靠太子這顆大樹乘涼,哪敢在窩裡和‘敵營之人’多有來往。
劉冕暗自惱火,暗罵那些老御醫們老糊塗,罵完卻也無奈。要想裝病,非得過御醫那一關不可。
這幾天裡,寶貝疙瘩李光順也不敢鬧騰了,只好乖乖的跟著駱賓王讀書。駱賓王只得以李光順為主,繼續教習劉冕學了許多回的《孝經》。這課自然也沒了以前的滋味,劉冕越發感覺枯燥煩悶。
至於李賢,那一日見過後